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土部:單位GDP地耗 未來五年內力爭降30%

2012-09-25 01:03:2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在如何確保住房用地供應成為熱門話題的同時,土地集約使用也備受關注。

如何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是我國目前土地整治和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國土資源部近期強調,我國“十二五”土地節約集約目標是要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下降30%。據了解,目前各地也正在逐級分解落實 “十二五”期間單位GDP建設用地下降30%的目標任務。

在此背景下,9月23日~24日,國土資源部聯合人民日報社在京舉辦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論壇。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表示,當前,資源需求剛性上升與資源供給剛性制約的矛盾更加突出,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的“兩難”局面更加復雜。

同時,他還表示,面對人多地少、資源相對不足、環境容量有限的基本國情,過度消耗、低效利用資源的粗放增長方式難以為繼,依賴大規模開發后備資源的利用方式難以為繼,忽視城鄉共同發展的思維定式難以為繼。

公開數據顯示,“十一五”以來,全國每年建設用地需求在1200萬畝以上,每年土地利用計劃下達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只有600萬畝左右,缺口達50%以上。2012年各地申請建設用地面積高達1800萬畝,與實際下達計劃指標相比,供需缺口在2/3左右。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在論壇中表示,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化水平,就是要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出率和土地利用率,包括耕地、草地、建設用地、生態涵養用地等更加科學合理利用。

“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改革入手,通過土地管理制度的創新促進土地的集約化利用。”鄭新立認為,要進行三大改革來理順土地的需求和使用之間的關系。

他還建議,研究以物業稅替代土地出讓金制度的相關改革,通過實行物業稅,把土地出讓金一次性的繳納變成在使用過程中收取,分年度以物業稅的形式交給政府,成為地方政府主要稅源。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房價,穩定城市住房價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進土地資源的節約。

根據鄭新立推算,如果結合新農村建設,進行村莊宅基地整理,可節省約50%的土地。全國村莊建設用地達17萬平方公里,假如全部進行整理,至少可節約土地一億畝以上,用于增加耕地和城鄉建設用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影音 | 日韩精品国产动漫欧美在线 | 狼人青草久久网伊人 | 中文字幕高潮波多野结衣 |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亚洲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