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銀行

每經網首頁 > 銀行 > 正文

光大兩高管呼吁監管層放寬商業銀行跨業經營限制

每經網 2013-04-28 21:31:08

每經網記者 胡群 北京報道

4月27日,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委托光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吳富林發表演講稱,現行《商業銀行法》滯后于商業銀行跨業創新實踐,應盡快修訂《商業銀行法》,增加商業銀行業務范圍、放寬商業銀行跨業經營限制、根據風險不同,實行商業銀行分類持牌制度。

同一日,光大銀行零售市場部總經理張旭陽表示,建議監管機構在分業監管的情況下,區別主題監管和業務監管,希望商業銀行和信托公司向監管機構申請,打破分業監管項下分業經營難以拓展的局面。

去年9月份由一行三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的“十二五規劃”中已明確指出,積極穩妥開展綜合經營試點,推動光大集團公司深化改革,辦成真正規范的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光大集團業務涉及銀行、證券、保險、資產管理、期貨、金融租賃、實業等業務。

光大銀行在2012年報中稱,按照《中國光大集團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 年)》,把光大集團建成中國特色的一流金融控股集團。

大資管的沖擊

自2012年5月以來,資產管理行業迎來一輪監管放松、業務創新的浪潮。5月7日,證監會宣布出臺11個方面舉措,支持證券行業創新。6月11-12日,保監會宣布13項新政,推動保險行業全面進軍資產管理領域。8月3日,證監會發布《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期貨公司也將參與到資產管理行業中;11月1日,再次發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暫行規定》,基金獲準發展類信托、PE等投融資業務。12月30日,證監會公布了《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擬允許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三類機構直接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伴隨著監管的不斷放松,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托之間的資產投資范圍、投資門檻、投資限制的藩籬將不復存在。非銀行金融機構在權益類和另類投資領域處于優勢地位,隨著股票市場的發展成熟和依托其上的衍生工具層出不窮,這些產品在收益方面較目前的銀行理財產品競爭力更強,勢必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形成巨大沖擊。

吳富林在“2013中國金融形勢分析、預測與展望暨第九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代唐雙寧發布演講稱,為適應金融業綜合經營的國際趨勢,國內一些商業銀行突破《商業銀行法》的分業經營限制,開展綜合經營。各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都直接投資設立了保險、基金和金融租賃公司,還間接設立了證券公司(如有些銀行香港設立“某銀國際”后再在國內開展業務),其他部分商業銀行也投資設立了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

張旭陽在普益財富于4月27發布的“中國理財市場發展報告(2012-2013)”中稱,對銀行自身而言,加強投資研究能力與風險管理能力建設從而實現銀行理財業務的轉型刻不容緩,必要時,應鼓勵銀行建立理財業務的專營機構或資產管理子公司。

建議放松牌照機制

中國銀行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宗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銀行應加快發展非牌照類非銀行業務,適應信貸票據化和直接融資大發展的趨勢,積極參與直接融資業務,包括各類期限融資券的發行和交易等;以企業現金管理、托管和高端個人財富管理為突破口,將資產管理作為戰略性業務加以發展。以銀行業務為核心經營型控股公司模式,選擇合適的業務方向,如加快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的融合,以商業銀行帶動投資銀行業務發展;以人壽保險為重點,選擇恰當的銀保模式;擇機收購信托公司,完善業務平臺等。”

4月27日,張旭陽在普益財富管理論壇上表示,在金融業分業監管的情況下,諸多業務涉及監管機構的利益沖突,很多制度性安排無法被推出,希望監管機構應區別主題監管和業務監管。

唐雙寧在演講稿中稱,應盡快修訂《商業銀行法》,增加商業銀行業務范圍,如增加銀行理財類、電子銀行類、企業債券承銷與投資等業務種類;適當放寬商業銀行跨業經營限制,如修改第43條,適當放松商業銀行投資證券、保險、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限制,同時建立不同種類機構和業務之間的防火墻制度。

“我希望信托公司、銀行都可以向監管機構積極申請,打破分業監管項下的分業經營難以拓展的局面。”張旭陽向會場幾十家銀行、信托公司高管稱。

責編 吳永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日韩国产线路一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 |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播放 | 最新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