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2 01:14:2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昨日(9月11日),自6月28日起便停牌的福安藥業(300194,SZ)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該公司原打算針對云南良方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良方)現有股東增發股份收購其100%股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云南良方為云南知名傣藥生產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8個獨家傣藥品種,若此次收購成功,福安藥業也將跨入中成藥市場。
此外,受國家“限抗令”影響,主打抗生素品種的福安藥業近年來凈利潤持續下滑,今年上半年凈利潤便同比下滑59.64%,當前公司正在謀求向抗生素與專科用藥協同發展的方向轉變。
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收購擱淺,對公司所秉持的“多條腿”走路戰略也將形成一定沖擊。
重組半途終止/
福安藥業暫時無緣中成藥市場,盡管該公司近年來一直謀求分一杯羹。
昨日,停牌近3個月的福安藥業發布公告稱,決定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令市場頗為震驚。不過,同市場此前猜測一致的是,該公司原本打算重組收購的對象確為一家中藥公司。
公告中,福安藥業稱擬對云南良方現有股東增發股份,收購云南良方100%的股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云南良方的官方網站了解到,云南良方為云南知名傣藥生產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8個獨家傣藥品種,產品在婦科、兒科以及老年人常見病癥方面療效顯著。其中“消結安”被評為云南省自主創新產品及云南省名牌產品;擁有膠囊、片劑、顆粒劑、丸劑(水蜜丸、大蜜丸)、口服液和中藥提取等6條生產線,年產值6億元人民幣,還擁有國內最大的傣藥生產基地。
“從云南良方的基本資料來看,這家公司的生產能力、研發能力以及藥品品種等各方面條件都很好,如果福安藥業能夠將其納入,不僅能幫助公司打開中成藥市場缺口,還能改善公司現有的產品結構。”醫藥分析師方永圣表示。
對于終止籌劃重組的原因,福安藥業表示,鑒于目前重組的某些實施條件尚不成熟,未達到在法規規定時間內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的標準,同時鑒于交易雙方對標的資產的交易價格、交易方案仍存在一定分歧,公司綜合考慮收購成本及收購標的資產存在的風險因素,經慎重考慮,公司決定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引人注意的是,8月23日福安藥業曾公告稱重組方案已基本確定,9月6日仍表示公司及相關各方正在積極開展有關重組的各項工作。“終止重組的原因有很多,最大可能還是價格沒談攏”。一位跟蹤醫藥行業多年的周姓投資者說。
轉型之路受挫/
福安藥業在公告中表示,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吸收具有相當盈利能力的優質資產,進而能達到提升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目的。事實上,這也是該公司近年來頗為頭疼的一大難題。
記者了解到,福安藥業是國內抗生素主要生產企業之一,其主營產品氨曲南為公司貢獻了近70%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2011年,原衛生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將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三級管理,氨曲南被列入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被限制不得在門診使用。
公司歷年財報顯示,自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其凈利潤均呈下滑狀態。業內人士認為,限抗令力度和導向不改,對公司整體收入影響將延續。
受上述政策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8億元,同比下降19.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08.79萬元,同比下降59.64%,其中氨曲南原料藥和氨曲南制劑對凈利潤的貢獻較去年同期減少2695.36萬元。
“公司凈利潤持續下滑的一大主要原因便在于其產品比較單一,主要是抗生素類。”方永圣說。對此,福安藥業董秘湯沁表示,公司早在2008年就已經意識到了產品單一的風險,目前正在推動產品轉型和銷售轉型以改變這一局面。
為了豐富公司的產品線,福安藥業曾于2011年分別以3145萬元、6120萬元取得湖北人民制藥100%、廣安凱特醫藥化工51%股權。其中湖北人民制藥主營心血管、生物制劑、激素類、抗菌類、消化系統等五類用藥,廣安凱特則主營生產氨基丁酰胺、噻吩二酸、D-磺苯乙酸等醫藥中間體。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收購動作在財報上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公司2013年半年報顯示,其原料藥、制劑、中間體類的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分別下滑了21.16%、16.51%、12.47%,其中中間體類的業績來源則是廣安凱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