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5-11 19:50:35
每經編輯|陳小雨
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近日,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對外發布了其產業發展戰略。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轷震宇介紹,華夏幸福將在2014年聚焦12大重點行業,著力打造50個具有明確產業屬性的主題產業園。截止今年5月,華夏幸福已完成43個產業園的規劃,其中19個已經投入運營。未來三年,華夏幸福將依托產業新城業務的發展,繼續深耕產業升級的第一線,全面實現“百個產業園”的目標。
華夏幸福指出,當前的環境下,政府、企業與組織正在追求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產業發展模式,中國產業的轉型升級面臨巨大壓力,但是以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新能源以及電子商務帶來的創新技術與應用模式給中國的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變革動力。作為持續推動中國產業升級的具體行動,今年華夏幸福將在全國范圍內打造50個主題產業園,旨在為全球產業轉移浪潮中的中國產業升級帶來全新價值。
據華夏幸福行業研究院院長朱江介紹,這12個行業包括:電子、高端裝備制造、整車及大消費為主的四大主力產業,以生物醫藥、航天產業、文化創意、電子商務、新材料為主的五大新興產業,和以節能環保、航空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三大潛力產業。
“在產業園的打造方面,華夏幸福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我們要求每一個產業園都是帶有明確行業屬性。”朱江表示,打造產業集群,需要促進產業的有序聚集,而不是無序集合。因此,華夏幸福會綜合考慮各個行業在區域布局中的聯動發展,建立以行業為主線的產業促進模式。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表示,此前很多地方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引入各類產業,但產業之間的協同效應并不好。如何讓產業之間能夠相溶,顯然需要“烘焙”的技術。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如果缺少產業規劃的能力,那不如將此類任務交由相應的產業新城投資開發運營商。對此,他很認同華夏幸福基業目前的“產業發展+政府訴求+企業盈利”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
為了更好地營造適合產業聚集的環境,華夏幸福在旗下所有產業園中將“人才、資本、技術、平臺、政策以及服務”等六大要素進行整合,實現產業價值鏈的關聯和互通。
“華夏幸福產業園的核心價值不是簡單的銷售思維,而是營造產業環境,打造產業園服務平臺。”轷震宇強調,這種平臺的核心在于打造一個完善的、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服務平臺,鏈接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這樣,一個良性的循環機制便建立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通過平臺交流,最終實現共生共贏。
華夏幸福2013年年報數據顯示,各項盈利指標均較去年同期增長50%以上。其中,公司產業新城業務中,園區結算回款額75.77億元,比去年同期大漲151.23%。物業、酒店等收入3.2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2.7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