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6 00:40:4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當前地產洗牌加劇,各大房企步入“十字路口”。
10月14日,金融街(000402,SZ)發布公告稱,重慶子公司通過招標取得了沙坪壩 “巴渝老街”土地一級整治權,項目總面積約660畝,包括沙坪壩區磁器口馬鞍山、棗子堡和劉家墳地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公告發現,金融街借殼上市轉型地產以來的所有公告中,明確參與中標一級土地開發項目還是首次。另從沙坪壩相關區域規劃來看,上述土地所在區域被定位為高端休閑文化度假景區,再結合上述中標事項,金融街此舉引來業內猜測。
昨日(10月15日),金融街旗下重慶顧問公司一位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公司還將參與該項目的二級開發,希望將其打造成為一張城市名片,類似成都寬窄巷子、錦里等城市商業旅游項目,其中商業體量大概占10萬~12萬平方米。
將參與該項目二級開發
公開信息顯示,金融街控股原為重慶華亞紙業,2000年借殼成功上市之后,主業轉型房地產,尤其是發力商務地產。兩年后,金融街設立金融街重慶置業分公司。
此次拿下重慶沙坪壩“巴渝老街”一級土地開發權的,正是金融街上述子公司。根據公開資料,金融街重慶置業負責巴渝老街項目范圍內土地、房屋的征收與拆遷工作,項目每年的整治開發收益按重慶公司實際確認到賬資金金額的10%計算。
據《重慶晨報》報道,沙坪壩區以磁器口古鎮為核心而打造的沙磁文化產業園初露端倪,提到沙磁文化產業園將建設巴渝老街、抗戰文化風情街等特色景點。
重慶中原地產市場研究總監孫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兩年來,像巴渝老街這種土地供應比較少。原來重慶是一個老工業城市,‘二產’企業較多。隨著政府提出‘退二進三’的產業政策,‘二產’企業大多外遷,留下了大量廢棄的舊場地。”
“很多發展商到重慶來開發項目,多數是以一級土地開發啟動,也都不是熟地。一級開發完了后,就直接進入二級開發。如果一級開發成本高,企業與政府之間還簽有補償協議。”孫剛補充說。
從財報資料來看,拿地補倉也是當前金融街控股的核心任務之一。公開信息顯示,金融街控股今年上半年分別在上海、廣州、天津、重慶等地獲取6個項目,土地總投資額約103億元,新增項目總建筑面積約93萬平方米。
金融街未來會不會參與該項目的二級開發?昨日,金融街旗下重慶顧問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策劃總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公司在這個項目上未來還會參與二級開發,目標是打造一個旅游商業地產項目,其中商業體量在10萬~12萬平方米,但并不是 “景區型”的旅游項目。重慶古鎮本來就比較少,公司中標項目所在區域具有稀缺性。
金融街董秘辦相關人士亦表示,開發重慶這個項目符合公司的“產業協同地產”戰略。
前三季度凈利或降六成
昨日,金融街發布201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公司前9個月實現歸屬股東的凈利潤約5.3743億~6.7179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約50%~60%。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屬股東的凈利潤約1.758億~2.637億元,同比下降約55%~70%。
對此,金融街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公司項目結算排期存在季度間的不均衡性;二是財務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較大;三是去年同期公司存貨跌價準備轉回約2.1億元,報告期內公司未發生此類事項;四是去年同期公司收到投資收益約1億元,報告期內公司未發生此類事項。
金融街表示,財務費用增大的原因一是公司加大土地儲備力度,土地投資同比大幅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增加;二是部分項目竣工后,項目銷售和回款存在滯后,導致直接計入財務費用的利息支出增加。
今年半年報顯示,金融街上半年房產銷售簽約額約110億元,銷售簽約面積約43萬平方米。其中,商務地產銷售78.6億元,占總銷售額逾七成。按照戰略布局,目前金融街的業績構成主要集中于北京、天津、重慶和惠州四大區域。今年上半年,新添廣州等城市土地,在該公司看來,相當于完善了其全國布局。
金融街透露,公司正在深入研究制定未來三年業務發展規劃,希望促進商務地產做大做強,自持物業提升價值,住宅產品做出特色,旅游地產形成新的增長點。今年下半年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積極探索旅游文化、醫療、教育、養老等產業和地產協同發展模式研究等。
對于此次在重慶的大動作,前述策劃總監人士表示,“發展商旅地產是公司的一個嘗試,符合當前公司確定的‘產業協同地產’發展模式,我們也希望地產和產業齊頭并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