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10-16 11:35:15
白酒企業異地巨額存款是否正常?“酒企給銀行存款、銀行則承諾協助賣酒,這種存款換銷售的營銷模式已在業內通行。
營銷創新背后的財務操縱術
“存款賣酒”模式被諸多上市酒企追捧的背后,其本質是一個利潤轉移科目。目前,酒企對高管的考核重點基本上是銷售收入,導致職業經理人轉移利潤涉嫌制造泡沫收入
白酒企業是否知道上述營銷模式隱藏巨大財務風險?
上海微帝網絡CEO覃文華跨界游走于酒界、互聯網與資本圈,曾創立操盤過多家知名酒類品牌,諳熟資本市場及市場營銷的規則和潛規則。
在他看來,“存款賣酒”模式被諸多上市酒企追捧的背后,其深層次原因是企業高層在業績壓力考核下的選擇性路徑迷失。
“對上市公司而言,‘存款賣酒’的本質是利潤轉移科目。”他說,資金是有市場行情的,酒企擁有的巨額流動資金完全可以獲得比銀行存款更高的回報,對上市公司股東而言,這部分收益屬于投資性收益,但現在酒企對高管的考核重點基本上是銷售收入,導致職業經理人轉移利潤涉嫌制造泡沫收入。
據記者統計,截至10月15日,14家上市白酒企業中已有4家發布2014年三季度業績預告:洋河股份略減,實現凈利潤約382294.34萬元-449758.05萬元,下降0%-15%;瀘州老窖預減,實現凈利潤約121502萬元-135002萬元,同比下降50%-55%;酒鬼酒甚至出現首虧,實現凈利潤約-8000萬元至-6500萬元,下降419.47%-493.19%;水井坊亦預告將出現首虧。
再查14家白酒企業2014年半年報,業績下滑與經營壓力觸目驚心:14家酒企業績悉數下滑,下降幅度最低的為貴州茅臺的0.25%,最高的是酒鬼酒的244.78%。同時,去年上半年白酒企業整體營業收入為576.3億元,今年為486.88億元,同比下降15.52%;去年上半年整體凈利潤為208.58億元,今年為164.44億元,下降幅度為21.16%。凈利潤降幅遠高于營收降幅,表明白酒企業業績仍處于量價齊跌的下降通道。
上述數據折射的是白酒行業轉型過程中的陣痛與困局。據覃文華介紹,最近十年,中國知名白酒品牌企業通常的做法是,在各大媒體投放巨額廣告,樹立核心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在此基礎上頻推新品招商,路徑選擇是全力搶占渠道資源,相對弱化與忽視核心消費人群的培育。
因此,各大酒企擴產規模也是基于所謂的渠道需求來引領的,當終端市場轉型,傳統渠道商再也無法承受產能之重時,行業的崩塌與轉型才被迫開始。從這一點看,白酒行業的下滑還遠未到終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