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

每經網首頁 > 商訊 > 正文

記者手記:農墾人走向城鎮化

2014-11-11 00:53:0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雯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雯 發自北京

墾荒戍邊,農墾曾代表了一段一代人青春與血汗奉獻的凝重歷史。

所以接到赴安徽龍亢農場進行關于農墾小城鎮建設的采訪任務后,我一時有些恍惚:市場經濟下的農墾是什么樣子?在理論上應該專注農業產業的農墾,為何也要涉及本就已經大熱的城鎮化議題?

事實上,當我沿著龍亢農場的一條道路前行,穿過林林總總的農資、建材、文具店、零食鋪、小飯店,看到龍亢農場中心小學整潔的校園,以及隨機采訪路邊一位名叫邵建孺的環衛工人時,這段兩公里的步行讓先入為主的“議題設置”煙消云散。

上世紀八十年代,依附于龍亢農場的國有面粉加工廠,各色農資點、運輸業、賓館、飯店、雜貨店開始聚集興起。為了使無序發展的狀態得到解決,農場在四年前開始進行鎮區建設的規劃:向當地政府移交“辦社會”職能,利用蚌埠市和懷遠縣兩級政府的項目、資金支持和招商引資等優惠政策,和懷遠縣返還的從農場收取的縣級可用財力,建設農業高產區、保障性住房區、商業區。

在曾做了幾十年農民的邵建孺看來,八年前從農村來到龍亢農場工作是他做過的最踏實的人生決策:在龍亢農場擔任環衛工人,每月的工資已由最初的500元,上漲到現在的1240元。他的孫子輩,就在旁邊的龍亢農場中心小學讀書。依靠農場提供的農機社會化服務和收購合同,他已經可以做到僅在農忙時回家幾天照顧田地,而收獲后全部產品由農場包收,對他來說,打工、種田、照顧孫輩、賣糧食,一個都沒耽誤;對他的老伴來說,則還可以加上一條:在小鎮的廣場上跳廣場舞。

事實上,圍繞農業產業鏈進行小城鎮式發展,正是龍亢農場城鎮化探索走出的一條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最新AV网站在线看 | 午夜精品影视国产一区在线麻豆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网 | 少妇把腿扒开让我添免费视频 | 免费人成国产网页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