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銀行

每經網首頁 > 銀行 > 正文

降息后應警惕擔保“套貸”復燃

證券時報 2014-11-26 08:52:40

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要支持擔保和再擔保機構的發展,推廣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發揮保單對貸款的增信作用。

證券時報記者朱凱

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要支持擔保和再擔保機構的發展,推廣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發揮保單對貸款的增信作用。不過,在政策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必須要防止相關擔保機構通過銀行進行“套貸”的行為,也應警惕在經濟下行過程中信用違約事件可能被放大的風險。

據了解,擔保公司的擔保業務本身并不賺錢,但擔保公司有一套自己的盈利法則。擔保業務“風險高而收益低”,但放貸業務“風險低而利潤高”。因此,它們可以從銀行“套取貸款”,然后購置資產,或者直接向企業放貸以賺取息差。由于擔保公司放貸所獲息差較高,很大程度可以覆蓋壞賬風險。

正常來講,擔保公司放貸成本是在銀行基準利率基礎上再上浮30%~40%。按照11月22日起降息后1年期5.6%的貸款利率計算,上浮之后差不多在7.28%%~7.84%,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幾個點的“公關費用”,擔保公司獲取資金的最高成本約為年息12%。

一般而言,民間借貸利息,通常可達月息5%,折合年息到了驚人的60%(但多數民間借貸的期限都很短,1年期以上的較少),而且還要提供抵押物。比較起來,擔保公司放貸利率與此接近,無疑具有巨大的盈利空間。

擔保公司的注冊資金一部分來源于自有資金,其它則來自借貸資金。日常業務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貸款擔保”,比如說2000萬元的貸款保證金,便可以擔保1億元的貸款,杠桿高達5倍。擔保公司向銀行銷售各種擔保合同,銀行成了擔保公司的客戶,擔保公司可以借此迅速放大自己的資金規模。擔保公司為了應付監管,具體操作時通常會用自己的關聯企業來簽貸款擔保合同,而這些企業多數是非金融類的“殼公司”。

在很多地方,小型商業銀行主要就是與擔保公司合作。由于不具備國有銀行那樣高的信譽,小型銀行要做大業務,都必須轉而尋找它們的大客戶即擔保公司進行合作。銀行要求入圍的擔保公司先繳納2000萬元~5000萬元的保證金,借此獲得大量保證金存款,隨后也易于吸收居民存款。

對此現象,獨立財經觀察員彭瑞馨表示,擔保公司通過5倍的杠桿從銀行套取貸款,銀行則相當于把貸款權轉讓給了擔保公司。擔保公司套取貸款之后,可以繼續在銀行追加保證金,套取更多貸款。銀行放貸過程中產生了派生存款,所以擔保公司這種行為實際上放大了貨幣供應量。

在目前推進金融市場化的背景下,需防范擔保機構通過非正規擔保合同向銀行套貸的行為。在解決企業融資成本高企的同時,更需防范新的金融風險,特別是在當下銀行不良貸款率不斷升高的情況下。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视频 | 天天夜夜综合色鬼久久 | 一本一久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 亚州十八禁免费不卡在线视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