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2 01:44:3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區家彥
◎每經記者 區家彥
合景泰富(01813,HK)于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新鴻基地產簽訂股權收購協議,將斥資18.6億港元收購后者位于佛山的最大舊改項目“瀧景”的三成股權。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港資房企的發展模式是通過“囤地”獲取土地增值利潤。隨著內地樓市進入白銀時代,土地升值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在利潤率不斷下滑的情況下,多家港資房企轉讓內地項目。“港資房企并非是完全看淡內地市場,只是內地地產業務利潤較薄,它們往往擁有多元化經營業務,因此套現內地物業,投入到更高回報的地方顯然是不錯的選擇。”
在此次交易后,合景泰富與新鴻基將各持有項目50%的股權,新鴻基不再是項目的單一大股東。花旗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預計合景泰富將成為該項目的后續主導開發者。
新鴻基此次減持股權的動作令人感到意外,經過4年多的動遷和開發建設,新鴻基“瀧景”于2014年4月首次開盤。克而瑞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瀧景”共推出1177套,銷售套數為647套,成交金額約為7.5億元,去化率約為55%。
“從去化率來看,項目的銷售情況并不算差,尤其是考慮到去年下半年市場處于調整,但新鴻基本次減持股權,很有可能是出于利潤角度的考慮。”廣州一家上市房企的營銷總監告訴記者,港資房企的盈利模式并非是高周轉開發,而是通過長期持有土地,獲取土地增值的紅利。但作為三線城市的佛山,近年來土地價格缺乏溢價空間,高周轉并非新鴻基的強項,因此通過出售股權回收部分成本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記者曾就本次股權交易采訪新鴻基地產,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但一位接近合景泰富的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接下來合景或將主導住宅部分的開發,新鴻基則只專注在商業部分的開發與營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