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23 23:13:32
就在兩大支付巨頭“火拼”之際,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則在不到10%的市場空間里另辟蹊徑,將目標瞄準在企業客戶服務市場,且成功分得了一杯羹。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施娜
每經記者 施娜
就在兩大支付巨頭“火拼”之際,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則在不到10%的市場空間里另辟蹊徑,將目標瞄準在企業客戶服務市場,且成功分得了一杯羹。
易觀智庫數據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國內移動支付市場,深耕企業服務市場的連連支付,交易量位居行業前四,與支付寶、財付通、拉卡拉共同拿下了行業95%的市場份額。
連連支付CEO劉永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我們以支付做為基礎、核心,通過深挖每個垂直領域的特點去做延伸服務,以‘支付+行業特點’的概念去做定制化行業解決方案,解決每個垂直市場所存在的問題。有大量的中小企業需要獨立的第三方支付通道,來保證其數據的完整、安全,這給了我們新的機遇。”
未走照搬巨頭之路
“我們要在支付寶與微信支付之外尋找空間,絕對不能抄襲巨頭企業的業務模式。我們一沒有阿里的雄厚資金實力,二沒有騰訊的海量用戶,抄他們就是死路一條”。劉永安說。
兩年前,連連支付正式拓展行業市場,將戰略目標定位于移動支付領域。當時,支付寶、財付通等以個人賬戶為主的支付平臺已占據支付行業的大半壁江山。而就在支付巨頭們在爭搶個人用戶之時,企業客戶的服務市場仍是一片空白。此時,連連支付抓住了市場的真空期,推出定制化的行業解決方案,在互聯網彩票領域深耕細作。隨后,選定互聯網金融行業重點突破,與京東金融、百度金融、新浪微財富等平臺開展合作。
“我們更多的是給商戶建立支付系統,而不是簡單地提供支付通道。其實,國內的支付市場基本已被支付寶、財付通壟斷,但他們是在為自己的用戶服務,打造閉環交易。”連連支付副總經理曾毅表示,行業解決方案是很多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手上的“核武器”;“相比之下,我們可以做得更靈活。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了用戶的統一性,很難適應每一個行業的變化。”
據了解,連連支付2013年的交易人數是120萬,交易規模為8000萬元;2014年的交易人數則達到1200萬,交易規模為320億元。而截至今年11月15日,今年的交易額已累計達2000億,預計2015年總交易量將突破2300億。
其實,連連支付此前也有自己的“錢包”,只不過開發出來后一直沒有推出。用劉永安的話說,“支付寶有上億的用戶,我們做的錢包誰用?沒人用。”據悉,現在連連科技辦公樓里有一個售貨機是用連連錢包的,這也是僅有的應用。
下一站瞄準跨境支付
早在2013年,支付寶、財付通等多家公司就已獲得跨境支付業務試點資格。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跨境支付的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多。數據顯示,天貓“雙十一”當天就產生了900多億元的交易量,而這背后涉及到了232個國家和地區。跨境支付漸成第三方支付公司爭奪的新戰場。
2015年9月,連連支付與PayPal達成戰略合作,成為PayPal人民幣提現業務在中國的官方合作伙伴。
連連支付副總經理徐鵬介紹稱,“PayPal數十萬商戶,它在eBay上開店銷售,但因為資本管制問題,資金很難直接轉移到中國。PayPal客戶一般在新加坡、中國香港開設銀行賬戶,通過親戚朋友的5萬額度再拿到中國。如果資金量較大,就得找黃牛。”
據了解,整個流程時間非常長,PayPel估計為7天,而實際商戶流程可能達到10~11天。“而通過我們,T+2,T+3就可以實現人民幣到賬,并完成所有的申報。”徐鵬表示。
與此同時,近日微信支付團隊宣布將向境外商戶全面開放微信支付。據了解,微信支付目前已支持英鎊、港幣、美元、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歐元、新西蘭元和韓元9個幣種的交易。華南銀行、澳洲皇家支付、香港通泰等數十家境內外機構已經首批加入微信跨境支付開放體系,業務覆蓋東南亞、歐美、西亞、澳洲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跨境支付,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徐鵬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