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29 22:38:32
2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指出,“網劇將實行線上線下統一審核標準、重大項目提前介入”,對于一向自審自查的網絡劇而言,審查標準的收緊無疑使得其內容和質量標準趨嚴。
每經編輯|李菲菲
每經記者 李菲菲
隨著網絡劇行業的井噴發展,廣電部門對其的監管和審查亦日趨嚴格。2月27日召開的“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中特別提及網絡劇監管新標準,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在會議中指出,“網劇將實行線上線下統一審核標準、重大項目提前介入”,對于一向自審自查的網絡劇而言,審查標準的收緊無疑使得其內容和質量標準趨嚴。
“廣電總局手伸向網絡劇市場不無道理,前陣子頻發的網絡劇下架事件便說明了這個行業需要規范。”骨朵傳媒的內容總監鄧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記者注意到,2015年是網絡劇的井噴之年,且一個新趨勢是IP制作頻現,背后是傳統上市影企紛紛加碼入局,成為內容的生產主力,廣電總局拋出的監管“新規“是否會影響這些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旁聽了由安信傳媒于2月28日主持召開的電話會議,會議上完美環球(002624,SZ)、華錄百納(300291,SZ)、華策影視(300133,SZ)3家公司董秘均認為,監管趨嚴有助于網絡劇行業規范,或利好上市公司。
網劇將線上線下統一審核
從《盜墓筆記》、《心理罪》下線,《太子妃升職記》改版復播,到近期同性戀題材的網絡劇《上癮》下架,擅長在題材與尺度把控中打擦邊球的網絡劇行業迎來監管“新風”。
“網絡劇目前仍是自審自查,相對于電視劇審核較為寬松”,藝恩高級分析師馮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在她看來網絡劇監管的趨嚴將加速行業洗牌,促進優秀網絡劇作品的出現。
“這是(監管新標)規范行業的一個很好的舉措,意味著部分倚靠敏感內容、挑戰監管底線的公司將受到嚴格的管制,使得影視制作公司回到內容質量的本身。”華策影視董秘王叢表示,對于華策影視而言,在監管標準下制作出優秀的劇集是公司所擅長的。
完美環球董秘閆新廣亦稱在政策穩定下,“是可以做事的時候了。“從業務結構上來講我們一直關注網生內容的生產,我們的內容不會跳脫主流。”
上市影企:純網劇仍有待成熟
監管收緊的風向下,是網絡劇逐年的高速成長。
據艾瑞咨詢《2015年中國網絡劇行業研究報告》內容,網絡劇市場處于指數級發展的前期,2014年市場規模約40-50億,以年增長30%測算,預計2017年網絡劇市場規模可達425億。
“上述百億的市場主體多為全網劇,以網臺聯動的形式播出,僅在視頻網站端播出的純網劇仍舊體量較少。”馮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據藝恩咨詢數據,2015年上半年純網劇播出量38.98億,全網劇播出量553.9億,為純網劇的14倍。
值得注意的,華錄百納、華策影視等影企參與的網絡劇制作多為網臺聯動劇,在傳統影視上市公司看來,僅基于網絡平臺播放的純網劇市場仍舊不夠成熟,上述3家上市影企高管均表示,公司加碼純網劇會十分謹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單就老牌影視制作公司華策影視而言,無論是公司于2015年半年報中首次提及全網劇的概念,還是后來布局的“SIP(超級IP)”劇集,均為全網劇內容。
同樣的還有完美環球、華錄百納等上市影企,“我們一直在做網臺同步,純網劇的加碼還是等待時機和市場的成熟,更多的還是以網臺聯動為主。”完美環球董秘閆新廣表示。
“網生內容近一兩年發展非常快,但整個行業仍舊是一個小市場,真正能夠憑借網劇項目賺錢的公司是少數。”藝恩咨詢副總裁侯濤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