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05-12 11:05:16
按照同花順數據,風險警示板上,ST滬科是為數不多的連續12年扣除非經常性凈利潤為虧損但仍在A股交易的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投資者關注的是公司何時進行重組。不過,讓公司感到棘手的是:
在6個交易日內,公司股票最高區間跌幅為21.7%
按照同花順數據,風險警示板上,ST滬科是為數不多的連續12年扣除非經常性凈利潤為虧損但仍在A股交易的公司。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投資者關注的是公司何時進行重組。不過,讓公司感到棘手的是,公司主要銀行賬戶于2015年7月份被凍結,目前和相關方尚未就相關還款條件最終達成一致。而這也將影響公司開展重大事項。
暫停上市邊緣收到巨額補貼
ST滬科2014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且2013年度、2014年度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根據相關規定,若公司2015年度被審計后的財務報告顯示凈利潤為負、凈資產為負,公司股票可能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暫停上市。
不過,在2015年12月30日,ST滬科發布了《關于子公司上海異型鋼管有限公司收到財政補貼的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異型鋼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異鋼公司”)于2015年12月28日收到昆明市財政局《關于給予上海異型鋼管有限公司財政補貼資金的通知》。根據通知精神,為支持異鋼公司在核能發電等產業相關配套產品的研發,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及可持續發展,昆明市財政局決定給予異鋼公司財政補貼資金人民幣9000萬元。異鋼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收到昆明市財政局撥付的上述補貼資金。
這對于ST滬科來說,可謂是保殼的一劑良藥。公司稱,該筆財政補貼系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故作為營業外收入全額計入當期損益。
據公司發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受益于這筆補貼資金,公司2015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499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也大增。不過,報告期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潤余額為-6.13億元。
能順利實現保殼,對于ST滬科來說,應該不是難事。公司似乎對保殼已經熟稔于心。
ST滬科于1992年3月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原控股股東為上海第一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此后公司控股股東歷經三次變化,但公司業績并未隨之變化,反而是經歷戴帽、摘帽、戴帽,被外界認為是僵尸公司。
從同花順公布的數據來看,ST滬科自2004年起,截至2015年,公司12個年度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均為虧損。而記者通過同花順調取的數據看到,在風險警示板上,這樣的公司并不多。
“歷經這么長的時間,公司實質上卻沒有實現蛻變。”一位投資者向記者表示。
賬戶被凍結或影響重組
ST滬科5月4日發布了《關于撤銷公司股票退市風險警示及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告》,公司2015年凈利潤、凈資產等符合相關規定,因此向上交所申請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的“退市風險警示”。上海證券交易所于2016年5月3日同意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的“退市風險警示”,并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而這一其他風險警示對于公司來說,麻煩也不小。據ST滬科介紹,2005年,公司為原控股股東南京斯威特集團關聯方南京寬頻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貸款擔保,因貸款主體南京寬頻科技有限公司未履行相關還款責任,公司被相關權利人要求履行擔保義務,導致公司主要銀行賬戶于2015年7月份被凍結。截至目前,公司已與執行法院、債權人及債務人進行多次協商及談判,但尚未就相關還款條件最終達成一致。公司正積極采取措施,力爭妥善處理并盡快解除對上市公司銀行賬戶的凍結。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賬戶被凍結意味著牽涉債務糾紛等法律問題,在沒有實質徹底解決前,借殼方一般不會主動推動重大資產重組等事項,因為怕深陷其中難以自拔。而監管機構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一般也不會批準其實施重大資產重組。
此外,隨著近日證監會對殼公司的態度偏緊,一大批殼公司股價也大幅跳水,ST滬科也不例外。進入五月份以來,5月3日,ST滬科當日最高價為11.51元/股,5月11日,公司的股價已經跌至9.03元/股,當日最低價為9.01元/股。在6個交易日內(5月4日公司停牌一天),ST滬科的最高區間跌幅為21.7%,其中5月6日、5月9日、5月10日,公司均以跌停價收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