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車險價格戰利器:兩大自主系數齊現“地板價”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06 14:37:35

多位險企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透露,從已試點地區來看,很多情況下,險企為了搶占市場留住用戶,車險保費都到了“雙0.85”的水平,即自主渠道系數和核保系數都是按0.85的最低標準計算。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如果三年未出險,按照新版車險費率計算,綜合無賠款優待系數的6折,再疊加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渠道系數的兩個8.5折,三者相乘后,您最終能享受到的折扣應該為4.335折。”浙江地區某車險業務員熟練地報出新版商業車險條款費率實施后的車險折扣標準。

6月1日,浙江、遼寧、云南等地相繼啟動新版商業車險條款費率。作為第三批推行商車費改的試點地區,北京、甘肅、浙江等18個地區將在6月底完成商業車險費率切換。

目前各家險企的商業車險均使用行業協會發布的示范條款和基準費率體系,保險公司能調整的范圍主要有兩個參數: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于是,大多數險企就開始在這兩方面做文章。

多位險企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透露,從已試點地區來看,很多情況下,險企為了搶占市場留住用戶,車險保費都到了“雙0.85”的水平,即自主渠道系數和核保系數都是按0.85的最低標準計算。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除了明面上的地板價,還有私下承諾的優惠也很多。

“老三家”市場份額占近7成

商車費改后,對于消費者來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保費降了,險企運營更加市場化了。保監會相關數據亦顯示,在試點地區,車險消費者普遍獲益,消費者支出的單均保費出現下降。對于險企來說,也實現了保費收入上漲和車險綜合成本率下降的雙豐收。

不過這一數據,主要是指試點地區的總體車險運營狀況,具體到某家險企的市場份額和運營情況,或許就要視情況而定了。

據統計,去年非上市險企經營車險業務的公司有48家,其中44家在經營車險時出現不同程度虧損,虧損非上市險企占比超九成,車險承保合計虧損54億元。財險公司經營情況也分化明顯,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等“老三家”財險公司盈利較高,凈利潤共計392億元,繼續笑傲車險市場。太保財險更是扭虧為盈,2015年太保財險實現車險業務收入749.61億元,同比增長2.4%。

最為典型的應該就是中國人保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財險。年報顯示,2015年財險老大人保財險的車險總保費收入2041.71億元,同比增長10.4%;當年實現經營利潤73.86億元,創下近七年的最高值。招商證券分析師李文兵表示,中國財險2015年得益于車險承保利潤率的改善,承保盈利同比上升了18%,至86億元,并在車險整體成本率上升的大背景下,將車險綜合成本率由97.7%優化至96.1%,這是其2015年業績的最大亮點。

對比“老三家”,多數中小險企車險業務就不那么好看了,不僅凈利潤十分有限,甚至出現虧損。比如,安誠財險車險經營虧損3.05億元,同比增長78%;富邦財險更是在年報中坦言:受車險費改因素影響,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機構持續鋪設進度不如預期,導致2015年虧損1.2億元。

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小型險企的市場份額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一季度,前三大財產險公司人保、平安以及太保產險市場份額合計66.14%,相較去年同期增長0.5%。將所謂“大公司”的范圍擴大至市場份額超過3%的前七家財產險公司(人保、平安、太保、國壽、中華聯合、大地、陽光),市場份額合計84.35%,相較去年同期增長0.5%。

大型公司市場份額的上升,則意味著中小型公司市場份額的下降。在商車費改中,中小保險公司正在進一步喪失市場地位。某險企內部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老三家具有品牌、體量、客戶服務能力等多種優勢,在搶占市場份額中把握主動,因此他們的車險業務市場份額較為穩固。在試點地區第三批費改地區上線以后,市場集中度或進一步上升,“老三家”市場份額或繼續加大,中小險企承壓將更嚴重。

市場爭奪仍主價格戰

“老三家”市場份額的擴大,并不意味著中小險企會坐以待斃。據悉,各家險企的商業車險均使用行業協會發布的示范條款和基準費率體系,保險公司能調整的范圍主要有兩個參數: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于是,大多數險企就開始在這兩方面做文章。

按照試點地區實施的商業車險費改標準計算,影響車險保費主要是NCD(無賠優待系數)和保險公司自主渠道系數、自主核保系數這三個方面,也就是上述上述車險業務員報的三個優惠折扣。其中,目前NCD只與出險次數掛鉤,與理賠金額無關,因此對整個車險保費的影響不是很大。而自主渠道系數、自主核保系數則就由險企自主決定了。

改革后的保險公司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值在0.85至1.15的范圍內。其中自主渠道系數主要與業務來源渠道的業務質量和成本相關,自主核保系數包括從人因素和從車因素,譬如車主駕齡、年齡、性別,投保車輛的行駛里程、約定行駛區域等因子。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低風險車主其保費將呈現下降趨勢。與此同時,高風險車主或者出險次數較多的客戶,其保費則可能大幅上升。

不過真實情況并非如此,多位險企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透露,從已試點地區來看,很多情況下險企為了搶占市場留住用戶,車險保費都到了“雙0.85”的水平,即自主渠道系數和核保系數都是按0.85的最低標準計算。“由于市場競爭環境,絕大多數企業為了競爭,都把價格打到底,也就是所謂的地板價,大多數企業對保單基本不考慮風險差異。”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除了明面上的地板價,還有私下承諾的優惠也很多。車主郭先生最近就在購買車險時拿到了1800的現金折扣,是推銷人員私下電話中給出的優惠。

郭先生這是第二次購買車險,相比之下便宜了一半。“低價競爭太激烈了,每天很多公司打來兜售車險,一個比一個報價低,我們最終選了最低的那個。” 

同時,中介手續費的攀升亦增加了車險綜合費用率。“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大部分企業都會提高手續費,在車商以及代理渠道爭奪業務。而進一步壯大的車商以及代理渠道會削弱保險公司的議價能力,擠占保險公司的利潤空間。”某險企從業人員表示,個別公司在個別渠道提供的手續費甚至達到了50%以上。

據悉,車險市場的惡性競爭十分嚴重,代理中介費用在逐步攀升,有的能占到經營成本的40%左右。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山東等地區,甚至出現價格倒掛現象,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秩序。

即便如此,業內人士仍表示,車險地區的競爭還會更激烈。“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要留住市場、搶占市場,價格戰仍是主要方式。”上述險企從業人員表示,白熱化競爭可能還會持續,不過堅持不下來的企業可能會退出市場。他預測,今年仍會有一些外資或者中小企業退出車險市場。

據悉,2015年已有兩家外資險企退出車險市場。2015年7月,史帶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砍掉近9成車險業務,僅保留上海及周邊地區的車險業務;9月,美亞財險保險有限公司也宣布暫停車險業務,調整發展戰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車險價格戰利器 兩大自主系數齊現“地板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色 | 精品国产高清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亚洲精品免费va在线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 最新AV网站在线看 | 亚洲欧美人与动人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