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人物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人物 > 正文

電影界資深行家周鐵東解析保底發行之根本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14 23:53:44

資本介入電影,讓保底發行這種新玩法越來越流行。然而,過去傳統電影的發行環節并沒有保底發行的做法,電影圈內人對新玩法是歡迎還是排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專訪了曾任中影、新影聯等電影公司高層、對好萊塢和中國電影都非常了解的電影界資深行家周鐵東。

電影界資深行家周鐵東解析保底發行之根本:

保底發行只是被資本驅動的對賭,十賭九輸甚至逢賭必輸

周鐵東

【人物簡介】

周鐵東,原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譯審、多所國內外院校和研究機構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員。

自1984年以來,對國內外電影產業進行過全方位的研究,并于1995年到2005年在好萊塢工作十年,實地學習并考察了好萊塢成功的運作方式,對好萊塢電影具有比較精深的了解。多年來一直在中國電影集團負責電影進出口工作,曾任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總經理歷時八年。

30多年來,為國內外電影報刊撰寫長短文章600余篇,出版譯著和著述達15部,翻譯和撰寫的文字累計約800萬字。所譯《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被藝術院校定為教材并成為業內人士的必讀書。

資本介入電影,讓保底發行這種新玩法越來越流行。然而,過去傳統電影的發行環節并沒有保底發行的做法,電影圈內人對新玩法是歡迎還是排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專訪了曾任中影、新影聯等電影公司高層、對好萊塢和中國電影都非常了解的電影界資深行家周鐵東。

保底發行是資本青睞中國電影市場后產生的“新興概念”

周鐵東說,電影營收流程三大環節制片、發行和放映是電影產業相輔相成、具有共生關系的三個不同的次產業。制片找到發行商,后者依靠放映商的零售網點將電影送達受眾從而回饋制片發行。制片階段,剛剛進入國人視野的“完片擔保”機制試圖將制片、發行和放映三者綁接在一起,以實現共生共榮的關系。完片擔保涉及“制片方”、“資本方”、“擔保公司”和“發行方”,是“擔保公司”通過各種專業的調查、鑒別與判斷才能把這幾方捏合在一起,使這種完片擔保結構成為可能。而這種完片擔保也僅限于中高成本的獨立制片項目,好萊塢大公司一般不用這種安排來確保其項目“在預算內如期完成”。在完片擔保結構中,提前進入的“發行商”必須對擔保公司承諾一筆“最低發行保證金”,在影片制作完成之后支付給制片方,而制片方則可以在“擔保公司”的運作之下拿著這份“保底發行”合同向銀行或其他資本方提前借貸制片所需款項。對比完片擔保,周鐵東指出:“目前中國電影市場流行的‘保底發行’缺少至關重要的“擔保公司”環節。正是這一專業把門人的缺失,使得‘保底發行’成為了一場被資本驅動的對賭,以至于十賭九輸甚至逢賭必輸。”

從上述角度而言,保底發行是資本青睞中國電影市場后產生的“新興概念”。周鐵東說,資本充沛了,這是資本趨利必然選擇的路徑,但即便是在電影工業發達的美國,也沒有保底發行。“國際上有保底分賬,國際電影市場版權交易,最通用的方式就是保底,但這里的保底是基于版權,并不是針對票房。比如一部影片,片方預期的版權費是500萬美元,但發行方對此不是很有信心,不愿意一次性買斷,便會與制片方商定一個最低保證金,如50萬美元,余下再按商定比例分賬。如果雙方都對項目信心滿滿,則無需這種最低保證金,而是無保底完全分賬。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發行就是無保底分賬。”

周鐵東表示,上述國際通行的保底分賬都跟影片票房沒有關系,電影的票房是“保不了的”,“電影的魅力和風險也在于它票房的不確定性,正是這個給了資本可乘之機。”從周星馳的電影《西游降魔篇》讓外界認識保底發行后,近來保底發行不僅愈演愈烈,而且保底發行方的身份也多元化。《西游降魔篇》《心花路放》的保底發行都是傳統影視公司,有著電影發行的經驗,但從目前中國票房最高的電影《美人魚》開始,純資本方開始介入保底發行,一些公司有著基金公司的背景,投資速度快,擅長金融運作。個別保底發行案例已出現資金杠桿,讓保底發行更帶有以小博大的色彩。

保底高票房,更容易產生票房注水

表面上看,保底發行是發行方為了搶奪優質電影發行權的一種競爭手段。在大的電影公司可能壟斷大片發行權的背景下,一些公司想要爭奪好片子的發行權,會向出品方提出保底發行。周鐵東說,正常的保底發行如果意在票房,趨于理性,本身并無問題,但怕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熱錢投資電影總是需要渠道,必須炒作,保底發行如果報出明顯虛高的價格,比如20億,在我看來更像是廣告。這時候保底方更可能用保底高票房的話題來達到別的目的,保底可能虧了,但保底的投入可以在別的地方,通過別的方式賺回來。這是‘羊毛出在狗身上’,有‘豬’買單,很詭異。另外,保底高票房,更容易產生票房注水。”

盡管電影票房具有不確定性,但是根據電影投資成本、電影質量來預測票房,并非毫無經驗可循,這便是完片擔保之所以能成為行業實踐的依據。在周鐵東看來,趨于理性的保底發行金額應該是符合行業一般認知規律的,“根據好萊塢的情況,一部小制作的片子,一般票房要達到制作和宣發成本的三倍才能盈利,大片則要4-6倍才能盈利。一部院線電影,成本1億的片子,如果影片質量、創作陣容等各方面沒問題的話,保底3-5億沒人懷疑,但是如果超過幾倍是有點扯。這確實需要行業常識,但現在有時候的保底發行是挑戰常識,而有時候影片還會涉及虛發成本,如果保底的話更會讓金額升高。”

在電影產業鏈上,發行是重要環節之一。按照國際慣例,發行根據合同條款規定有不同形式,一種是不承擔成本的發行,即拿發行費。周鐵東說:“發行費比例根據發行能力和平臺決定,大的大公司可能拿走25%,相當于拿發行勞務費。”另一種是發行參與分賬比例,制片成本5000萬,發行再投5000萬,票房分賬時,發行要分走50%,同時發行方還要收發行費。“這種也是博弈,是商業談判的問題,無可厚非。”周鐵東說,什么形式可以談,但是保底發行一定要觀察它的動機和效果,“如果通過保底用高票房的話題來‘講故事”,達到別的賺錢目的,那么電影票房已經偏離了行業本身,淪為炒作工具。”

責編 宋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電影 周鐵東 保底發行 根本 對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一本精品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 最新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 青青国产揄拍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