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20 19:52:47
破除榆林上市公司零魔咒的公司,叫做北元化工。其位于陜西的工業重鎮——神木縣錦界鎮。依附附近的煤炭、原鹽資源,出產PVC、燒堿、水泥、電石等產品。
每經編輯|張瑩
每經記者 張瑩
曾經號稱“中國科威特”的榆林,用“隕落”來形容其現狀,絲毫不覺得生分。
這座與鄂爾多斯齊名的塞外名城,一度是能源財富的象征,而今卻成為麻煩的代言。
統計數據上——GDP增速被腰斬,固定投資的增速亦為負的雙位數,民間資金流傳進入滯脹階段……
現實語境中——民間借貸鏈條崩裂、煤礦老板難以為繼、追債要債成為生活常態、賣車賣房子抵債不斷、人情味愈發淡薄……
跌跌不休的經濟數據,接連不斷的借貸糾紛。對這座城市的主政者而言,確實很麻煩。
即便如此,榆林亦有望破除上市公司的“零魔咒”。
這座號稱中國科威特的能源城市,誕生了陜西八成的煤老板,卻孕育不出一家上市公司。
粉巷君(微信號:nbdfxcj)的投行朋友總結了榆林沒有上市公司的原因:
財務制度不規范(不健全),稅收方面更不規范,老板們一聽上市要補稅,紛紛扭頭就走。
環境決定認識,認識決定眼界和出路。榆林的商業環境還是原始階段,老板們也都處于野蠻生長狀態,更談不上企業家精神、情懷、眼界問題,他們對資本市場完全是沒有熱情的,覺得上市有那么多的約束,還要受監管,不如挖煤來錢快!
煤炭行業哀鴻一片的時候,這家預備IPO的公司實現利潤連年增長,可謂是逆周期發展。粉巷君覺得,榆林的這家IPO公司身上,其實代表的是陜北經濟未來的動力和方向!
榆林經濟有多差:GDP增速被腰斬,固投增速-15.9%?
粉巷君先帶你分析一下榆林目前的經濟狀況。
6年前的2010年,煤炭“黃金十年”末期,煤炭行業對榆林財政總收入貢獻達40%以上,這使榆林經濟總量占陜西份額超20%,僅次于西安。彼時,榆林GDP增速達18.3%,高得有點嚇人!
而自2011年開始,煤價開始“跳水”,榆林GDP增速也逐年下滑。
粉巷君(微信號:nbdfxcj)獲悉,到了2015年榆林GDP增速僅為4.3%,而當年陜西GDP增速為8%。也就是說,前幾年經濟增速在陜西一枝獨秀的榆林,現在成了“后進生”。
原因簡單、直接、粗暴——這6年來的煤炭價格,也攔腰折半,依煤而重的榆林經濟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此外,另一個重要的經濟指標——固投的增長速度也在放緩。
粉巷君梳理了6年以來榆林市固定投資額,從2010年至2013年固投增長速度,從30%左右降至3.2%。
更令人咋舌的是,2014、2015兩年,榆林市固定投資持續下滑,2015年固定投資額降至2011年的水平,增長率也下降至-15.9%。
一個標志性事件是全球最大煤化工單體項目——神華陶氏綜合煤化工項目,2005年動議,直至去年終獲審批,至今尚未聽到任何動工開建的消息。陶氏化學已悄然退出,項目也被更名。
雖然今年以來煤價有所回升,但粉巷君走訪榆林發現:民間借貸暴露出來的三角債、資金鏈斷裂問題重創了榆林的經濟與個人之間的信用,而且這比煤價更難以恢復——要說榆林經濟全面回暖,還為時尚早。
有望迎來首家“上市公司”,這家公司啟示蠻多
破除榆林上市公司零魔咒的公司,叫做北元化工。
其位于陜西的工業重鎮——神木縣錦界鎮。依附附近的煤炭、原鹽資源,出產PVC、燒堿、水泥、電石等產品。
北元化工總經理史彥勇介紹:“北元化工年產聚氯乙烯約110萬噸,占全國PVC年產量的7%。”以125億總資產,在國內同類企業中排行第三。近年,北元化工的財務狀況良好。2015年實現營收65.72億元,凈利潤2.48億元,預計2016年凈利將維持在3.5億元至3.8億元之間。
據粉巷君(微信號:nbdfxcj)了解,PVC的需求地主要在南方,位于陜北的北元化工看似不占優勢,憑什么北元化工能持續盈利?
首次,原料區位上有優勢明顯。董事長劉國強稱:“我們辦公樓會議室地下深處就有約30米厚的鹽層。”得天獨厚的原材料優勢降低運輸了成本,保證了盈利空間。
多數煤企都在虧損線上掙扎,都喊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單靠運輸成本優勢就想順利上市,未免太容易了。
據粉巷君所知,北元化工熱電為化工和水泥提供電力、蒸汽,電石和燒堿產生的氣體則用來生產PVC;生產PVC的廢渣、粉煤灰又被用來生產水泥,在整個生產過程沒廢棄物排出,這就是陜北近年來一直倡導的“吃干榨凈”模式——既保護環境,又有效降低成本。
而北元化工一旦上市,將終結榆林沒有上市公司的歷史,這是更大的意義所在。
粗放型增長模式 VS 精細化增長的論戰
多年前,神木煤老板曾有一番看似不著邊際的論調:“企業不用細管,煤挖出來,裝上車皮收錢就行,而火車就在礦井口。”這在煤炭“黃金十年”也許并不是謬論,煤炭的暴利足以掩蓋粗獷生產揮霍的成本。
但當煤炭價格暴跌時,情形完全不一樣了。
近年來,粉巷君也聽聞,榆林煤炭企業哀鴻一片。而反觀北元化工等企業,其采用混合所有制,國企與民營老板一同管理,少了國企的拖沓鋪張,多了民企的靈活節約;少了民企的短視,多了國企的有序。此外在國企資源配置優勢及吸引人才方面也有優勢。
粉巷君深有體會:煤炭市場景氣時,類似北元化工這樣的企業并不突出。眼下煤炭市場的回暖沒有明顯跡象,北元化工這類企業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多年以來,榆林地方政府更青睞“短、平、快 ” 的投資方式,希望刀下見菜,任期內企業效益就能體現出來,但經過煤炭價格的這一輪“血洗”,原有粗獷式企業模式帶來的教訓已經足夠大了。
北元化工的案例一定程度上說明,在煤炭精細化利用、產業鏈延伸上,榆林、乃至陜北仍然大有可為。
對此,西安石油大學教授、陜西省區域經濟研究專家曾昭寧對此也深有體會。他認為,低附加值的煤炭已深陷產能過剩的“泥沼”,而發展煤炭深加工,精益生產,轉型生產市場上供不應求的產品成為榆林乃至陜北經濟的必然選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