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調節好貨幣閘門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6 18:52:04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每經編輯|馮彪 張鐘尹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馮彪  實習記者  張鐘尹

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此次會議指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會議指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對于明年的財政和貨幣政策走向,瑞銀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汪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我估計明年貨幣信貸政策會略有收緊,但不會大幅轉向,同時在穩增長上會更多依靠財政政策發力。” 

對于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及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意味著在財政安排方面,規模要更大,容忍的赤字可能會略有增多。”

在趙錫軍看來,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將有助于促進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好地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記者注意到,盡管今年中國經濟連續三個季度保持6.7%的增速,但是樓市調控政策帶來的房地產投資、銷售的降溫可能會對中國經濟增速帶來壓力。

汪濤認為明年貨幣政策可能會略有收緊,在此背景下,積極的財政政策會對穩增長起到重要作用。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的財政刺激大多來自準財政渠道。得益于專項建設債發行和央行抵押補充貸款(PSL)規模擴大的資金支持,政策性銀行和PPP模式將在提供準財政融資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與之類似,華泰證券研報也預計2017年準財政手段仍然是解決資金端缺口、需求側托底的重要途徑,明年繼續看好PPP、專項金融債、產業引導基金等準財政政策發力。

就貨幣政策而言,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元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貨幣政策面臨的形勢更為復雜,需要根據新時期要求適時調整,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質性推進。

在劉元春看來,在當前信貸加基建的傳統增長模式穩定經濟,市場內生動能不足的大環境下,信貸快速收縮對于穩增長會產生一定的損害。但這并不意味著為了刺激增長,需要進一步擴大信貸供給。

“因此,未來一方面需要保持適度穩定的流動性供給,通過適度的流動性供給防止杠桿的反彈和累積,穩定保持現有基建等順利開展,穩定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在適度穩定供給流動性的時候,必須保證供給渠道的透明性,引導市場主體進行長遠規劃,防止人為的短期流動性供給沖擊。”劉元春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汪濤認為,在今年經濟增速企穩的背景下,穩增長的壓力稍微緩解,明年宏觀政策會更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范經濟金融風險。

在汪濤看來,雖然最近經濟增長企穩,但更令投資者擔憂的是杠桿率擴張的速度及其日漸減弱的效力。近年來流向房地產和產能過剩的工業企業等非生產性部門的債務規模越來越大,導致投資回報率下降。部分效率低下的國企和“僵尸”企業占用金融資源的比例也偏大。

趙錫軍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去年中央將“三去一降一補”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今年在去產能方面做得較好,明年可能會在去杠桿等其他方面繼續加大力度。

“不僅僅是要去杠桿,還要把杠桿斷裂的風險放在第一位,要密切關注。”趙錫軍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馮彪實習記者張鐘尹 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此次會議指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會議指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對于明年的財政和貨幣政策走向,瑞銀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汪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我估計明年貨幣信貸政策會略有收緊,但不會大幅轉向,同時在穩增長上會更多依靠財政政策發力?!? 對于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及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意味著在財政安排方面,規模要更大,容忍的赤字可能會略有增多。” 在趙錫軍看來,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將有助于促進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好地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記者注意到,盡管今年中國經濟連續三個季度保持6.7%的增速,但是樓市調控政策帶來的房地產投資、銷售的降溫可能會對中國經濟增速帶來壓力。 汪濤認為明年貨幣政策可能會略有收緊,在此背景下,積極的財政政策會對穩增長起到重要作用。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的財政刺激大多來自準財政渠道。得益于專項建設債發行和央行抵押補充貸款(PSL)規模擴大的資金支持,政策性銀行和PPP模式將在提供準財政融資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與之類似,華泰證券研報也預計2017年準財政手段仍然是解決資金端缺口、需求側托底的重要途徑,明年繼續看好PPP、專項金融債、產業引導基金等準財政政策發力。 就貨幣政策而言,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元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貨幣政策面臨的形勢更為復雜,需要根據新時期要求適時調整,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質性推進。 在劉元春看來,在當前信貸加基建的傳統增長模式穩定經濟,市場內生動能不足的大環境下,信貸快速收縮對于穩增長會產生一定的損害。但這并不意味著為了刺激增長,需要進一步擴大信貸供給。 “因此,未來一方面需要保持適度穩定的流動性供給,通過適度的流動性供給防止杠桿的反彈和累積,穩定保持現有基建等順利開展,穩定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在適度穩定供給流動性的時候,必須保證供給渠道的透明性,引導市場主體進行長遠規劃,防止人為的短期流動性供給沖擊。”劉元春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汪濤認為,在今年經濟增速企穩的背景下,穩增長的壓力稍微緩解,明年宏觀政策會更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范經濟金融風險。 在汪濤看來,雖然最近經濟增長企穩,但更令投資者擔憂的是杠桿率擴張的速度及其日漸減弱的效力。近年來流向房地產和產能過剩的工業企業等非生產性部門的債務規模越來越大,導致投資回報率下降。部分效率低下的國企和“僵尸”企業占用金融資源的比例也偏大。 趙錫軍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去年中央將“三去一降一補”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今年在去產能方面做得較好,明年可能會在去杠桿等其他方面繼續加大力度。 “不僅僅是要去杠桿,還要把杠桿斷裂的風險放在第一位,要密切關注?!壁w錫軍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財政貨幣政策 金融風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一级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日本免费香蕉大道 | 在线看免费的国产大片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