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MSCI擬推新框架 A股“入摩”概率過半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24 00:45:36

分析人士指出,若MSCI新方案最終落實,對于A股來說具有真正投資價值、行業稀缺、品牌突出、產品獨特的公司將得到估值溢價,而殼資源、題材股估值將加速收斂。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修眉 楊建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每經記者 黃修眉 楊建 每經編輯 賈運可

今年6月,A股將第四次沖關MSCI指數,全球投資者拭目以待。就在昨日(3月23日),MSCI公司對外證實,將對A股納入其一系列指數體系的框架進行調整,并提出一項有關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指數的縮小化方案,目前該方案正在向市場參與者征求意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MSCI官方新聞文件發現,此次MSCI提出的方案與之前相比有三大不同:一是外資進出框架從此前的借道QFII/R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變更為滬港通、深港通等“互聯互通”機制;二是將A股納入股票數量從448只減少到169只;三是調低此前建議的A股在MSCI中國指數以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

有分析指出,新框架體系將掃除A股納入MSCI指數的一些障礙,A股“入摩”概率增至50%以上。此外,有私募人士分析指出,如果MSCI公司前述方案最終落實,將對A股投資風格產生影響。按照前述方案,MSCI公司建議只納入可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買賣的大盤股,因此藍籌或者基本面好的股票表現會越來越好,而小盤股、概念股或面臨下跌壓力。

擬改變外資進出渠道

記者在MSCI官方新聞文件中發現,QFII/RQFII機制對投資者的資格、每年總投資額度、資產規模、每日/每月資金流動額度和時間都有相應限制,而除開滬港通和深港通每日南下北上的額度限制外,互聯互通機制沒有其他方面的要求。但有所不同的是,QFII/RQFII機制能投資上證所、深交所的所有股票,而互聯互通機制則只能投資相應的1480只標的。

對此,MSCI公司在相關文件中解釋稱,在去年6月MSCI認為“QFII月度贖回規模不得超過境內資產20%規定”限制了資金流動,這是阻礙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的一大原因。目前,MSCI認為該制度暫未有新的變化。此次框架變化中,擬將資金進出渠道改為互聯互通機制。

香港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MSCI提出新框架后,便利解決了外資進出A股的問題,我們估計MSCI納入A股的概率可以增加至50%以上。”葉尚志指出,舊的設計是資金通過QFII和RQFII進出,但是這些渠道的申請相對互聯互通機制來說,沒有那么公開透明。

“新框架體系確實會提升A股納入MSCI指數的幾率。”華富嘉洛證券有限公司投資部業務董事陳倪霖向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體框架的變化下,MSCI公司對A股納入其中國指數和新興市場指數作出相應調整。比如,將股票數量從去年提議的448只減少到169只,縮減比例達62.3%。此外,MSCI建議只納入可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買賣的大盤股,計劃將A股在MSCI中國指數的建議權重從3.7%降至1.7%,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從1%降至0.5%。

此外,在MSCI公司的新方案中,A股行業權重占比變化較大。增加最多的是消費類權重,從6.4%增加到9.8%。金融權重大降5個百分點,從27.5%下降到22.5%。

與此同時,MSCI公司也在文件中提出了A股納入MSCI指數仍面臨的挑戰。其表示,A股停牌股票數量迄今依然是全世界最高的;QFII每月資本贖回不超過上一年度凈資產值20%的額度限制尚存;關于所有標的中包含A股股票的金融產品在海外上市必須得到交易所審批通過的規定MSCI公司仍在與中國管理層討論;MSCI公司正在和中國外匯管理部門商議,努力解決與A股相關的金融產品前置審批問題。

B股受沖擊一度大跌

值得注意的是,周四B股指數突然破位下殺,盤中跌幅一度逼近4%,尾盤略有回升,最終收跌1.75%。

對此,有私募人士表示,這與MSCI擬對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的框架進行調整有關,因此舉將提升A股被納入MSCI指數的概率,B股存在的必要性進一步下降。同時,MSCI新方案也會對市場投資風格產生影響,價值股將受青睞,而殼資源、題材股估值將加速收斂。

比如,北京大虎資本范海峰就表示,B股是外資投資A股的一個渠道,未來外資若可借道滬股通、港股通等投資A股,B股有被邊緣化的風險。廣東辰陽投資也表示,從MSCI方案來看,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配置將集中在流動性更好的A股,流動性不足的B股必然會受到一定沖擊。對于納入MSCI的標的,該機構判斷,會有長期的指數基金跟蹤配置,不過因為標的市值規模都比較大,流動性充足,因此對于個股短期影響有限。

旭誠資產陳贇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昨日B股暴跌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其市場流動性本身較差,容易受到大單影響;二是A股經過一波上漲積累了一定的獲利盤,B股受到了A股近期調整的影響;三是B股前期獲利盤較大后,有技術回調需要;四是受到MSCI前述方案影響。

A股投資風格或生變

那么,如果MSCI前述方案最終落實,對互聯互通標的將產生什么影響呢?

對此,北京清和泉資本表示,這對互聯互通的藍籌股構成實質性利好,因為MSCI新方案中建議只納入可以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交易的大盤股。此外,隨著新股越來越多,過去炒小市值股票的做法料會逐漸消失。未來,A股表現會跟港股越來越像,藍籌或者基本面好的股票表現也會越來越好。未來港股將加速與A股接軌,資金將保持南下,趨勢已經形成。對于港股,建議關注大型股和中性股,因其投資風險較小;對于A股,具有真正投資價值、行業稀缺、品牌突出、產品獨特的公司將得到估值溢價,而殼資源、題材股估值將加速收斂。

陳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若未來A股最終被納入MSCI指數,并且MSCI前述方案最終落地,初始或促使約200億美元資金關注A股及港股市場。首先將利好以金融為代表的大藍籌板塊、消費等白馬股,其次是估值相對便宜的價值型成長公司;第三是具有稀缺性的標的,如A股市場特有的白酒股、中醫股、軍工股,港股市場特有的博彩股將大受市場歡迎,A股相關標的也會受到市場青睞。

廣東辰陽投資表示,目前A股市場存在一種趨勢,就是A股港股化,或者美股化。對于投資者來講,未來利潤會更多來自于公司的成長增值以及整體市場的平穩發展。此外,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投資A股的香港機構與QFII的風格基本一致,都是以消費類股和行業龍頭股配置為主。

北京清和泉資本則指出,隨著港股通開通,很多內地投資者被港股吸引。目前內地資金占(港股)總成交的4%左右,未來將緩慢提升。當前可優先考慮兩類機會,一類是A/H股中折價的公司,另一類為同類型、同行業、同質地估值便宜的個股。A股市場,可優先關注價值股,特別是受港資重點關注的,具有獨特性、稀缺性、品牌性的優質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黃修眉楊建每經編輯賈運可 今年6月,A股將第四次沖關MSCI指數,全球投資者拭目以待。就在昨日(3月23日),MSCI公司對外證實,將對A股納入其一系列指數體系的框架進行調整,并提出一項有關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指數的縮小化方案,目前該方案正在向市場參與者征求意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MSCI官方新聞文件發現,此次MSCI提出的方案與之前相比有三大不同:一是外資進出框架從此前的借道QFII/R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變更為滬港通、深港通等“互聯互通”機制;二是將A股納入股票數量從448只減少到169只;三是調低此前建議的A股在MSCI中國指數以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 有分析指出,新框架體系將掃除A股納入MSCI指數的一些障礙,A股“入摩”概率增至50%以上。此外,有私募人士分析指出,如果MSCI公司前述方案最終落實,將對A股投資風格產生影響。按照前述方案,MSCI公司建議只納入可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買賣的大盤股,因此藍籌或者基本面好的股票表現會越來越好,而小盤股、概念股或面臨下跌壓力。 擬改變外資進出渠道 記者在MSCI官方新聞文件中發現,QFII/RQFII機制對投資者的資格、每年總投資額度、資產規模、每日/每月資金流動額度和時間都有相應限制,而除開滬港通和深港通每日南下北上的額度限制外,互聯互通機制沒有其他方面的要求。但有所不同的是,QFII/RQFII機制能投資上證所、深交所的所有股票,而互聯互通機制則只能投資相應的1480只標的。 對此,MSCI公司在相關文件中解釋稱,在去年6月MSCI認為“QFII月度贖回規模不得超過境內資產20%規定”限制了資金流動,這是阻礙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的一大原因。目前,MSCI認為該制度暫未有新的變化。此次框架變化中,擬將資金進出渠道改為互聯互通機制。 香港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MSCI提出新框架后,便利解決了外資進出A股的問題,我們估計MSCI納入A股的概率可以增加至50%以上。”葉尚志指出,舊的設計是資金通過QFII和RQFII進出,但是這些渠道的申請相對互聯互通機制來說,沒有那么公開透明。 “新框架體系確實會提升A股納入MSCI指數的幾率。”華富嘉洛證券有限公司投資部業務董事陳倪霖向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體框架的變化下,MSCI公司對A股納入其中國指數和新興市場指數作出相應調整。比如,將股票數量從去年提議的448只減少到169只,縮減比例達62.3%。此外,MSCI建議只納入可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買賣的大盤股,計劃將A股在MSCI中國指數的建議權重從3.7%降至1.7%,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從1%降至0.5%。 此外,在MSCI公司的新方案中,A股行業權重占比變化較大。增加最多的是消費類權重,從6.4%增加到9.8%。金融權重大降5個百分點,從27.5%下降到22.5%。 與此同時,MSCI公司也在文件中提出了A股納入MSCI指數仍面臨的挑戰。其表示,A股停牌股票數量迄今依然是全世界最高的;QFII每月資本贖回不超過上一年度凈資產值20%的額度限制尚存;關于所有標的中包含A股股票的金融產品在海外上市必須得到交易所審批通過的規定MSCI公司仍在與中國管理層討論;MSCI公司正在和中國外匯管理部門商議,努力解決與A股相關的金融產品前置審批問題。 B股受沖擊一度大跌 值得注意的是,周四B股指數突然破位下殺,盤中跌幅一度逼近4%,尾盤略有回升,最終收跌1.75%。 對此,有私募人士表示,這與MSCI擬對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的框架進行調整有關,因此舉將提升A股被納入MSCI指數的概率,B股存在的必要性進一步下降。同時,MSCI新方案也會對市場投資風格產生影響,價值股將受青睞,而殼資源、題材股估值將加速收斂。 比如,北京大虎資本范海峰就表示,B股是外資投資A股的一個渠道,未來外資若可借道滬股通、港股通等投資A股,B股有被邊緣化的風險。廣東辰陽投資也表示,從MSCI方案來看,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配置將集中在流動性更好的A股,流動性不足的B股必然會受到一定沖擊。對于納入MSCI的標的,該機構判斷,會有長期的指數基金跟蹤配置,不過因為標的市值規模都比較大,流動性充足,因此對于個股短期影響有限。 旭誠資產陳贇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昨日B股暴跌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其市場流動性本身較差,容易受到大單影響;二是A股經過一波上漲積累了一定的獲利盤,B股受到了A股近期調整的影響;三是B股前期獲利盤較大后,有技術回調需要;四是受到MSCI前述方案影響。 A股投資風格或生變 那么,如果MSCI前述方案最終落實,對互聯互通標的將產生什么影響呢? 對此,北京清和泉資本表示,這對互聯互通的藍籌股構成實質性利好,因為MSCI新方案中建議只納入可以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交易的大盤股。此外,隨著新股越來越多,過去炒小市值股票的做法料會逐漸消失。未來,A股表現會跟港股越來越像,藍籌或者基本面好的股票表現也會越來越好。未來港股將加速與A股接軌,資金將保持南下,趨勢已經形成。對于港股,建議關注大型股和中性股,因其投資風險較小;對于A股,具有真正投資價值、行業稀缺、品牌突出、產品獨特的公司將得到估值溢價,而殼資源、題材股估值將加速收斂。 陳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若未來A股最終被納入MSCI指數,并且MSCI前述方案最終落地,初始或促使約200億美元資金關注A股及港股市場。首先將利好以金融為代表的大藍籌板塊、消費等白馬股,其次是估值相對便宜的價值型成長公司;第三是具有稀缺性的標的,如A股市場特有的白酒股、中醫股、軍工股,港股市場特有的博彩股將大受市場歡迎,A股相關標的也會受到市場青睞。 廣東辰陽投資表示,目前A股市場存在一種趨勢,就是A股港股化,或者美股化。對于投資者來講,未來利潤會更多來自于公司的成長增值以及整體市場的平穩發展。此外,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投資A股的香港機構與QFII的風格基本一致,都是以消費類股和行業龍頭股配置為主。 北京清和泉資本則指出,隨著港股通開通,很多內地投資者被港股吸引。目前內地資金占(港股)總成交的4%左右,未來將緩慢提升。當前可優先考慮兩類機會,一類是A/H股中折價的公司,另一類為同類型、同行業、同質地估值便宜的個股。A股市場,可優先關注價值股,特別是受港資重點關注的,具有獨特性、稀缺性、品牌性的優質公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偷偷鲁2019丫丫久久好吊色 | 页面升级永久亚洲色 |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 | 日本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色性爱福利视频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