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08-03 10:03:45
過去三年時間,二手車行業吸走近300億元融資。
在經歷了最初的拓荒、口水戰之后,創業者們正在探索新的發展道路。事實上,隨著消費者、汽車用戶及經銷商獲取二手車交易信息渠道逐漸轉移至線上,二手車電商平臺正成為行業重要的交易參與者,而經過早期的探索發展,二手車電商行業商業模式逐步清晰,行業競爭及業務布局推動行業正向發展。
在這波發展中,優信二手車成為二手車行業內第一個“上岸”的玩家,盡管被譽為“流血上市”,開盤即遭破發,但似乎也給這個行業的格局帶來了一些改變。
平臺模式趨同加劇
數據顯示,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保有市場,2017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2.17億輛。而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汽車消費的普及、車齡的增長以及消費升級的浪潮下,消費者置換、增購汽車需求提升明顯,二手車交易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2017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達1240.1萬輛。
二手車電商平臺當前分類主要分為2B端模式及2C端模式,根據具體發生交易對象的不同,2B端模式又分為B2B模式及C2B模式,2C端分為C2C模式及B2C模式。
但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業務模式的不斷探索與迭代,區別模式意義已經不再重要,業務協同、探索盈利才是各家平臺當前重中之重。2017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達1240.1萬輛,預計2022年二手車交易量約為2960.6萬輛,年復合增長率接近19%;其中二手車在線交易量高達155.1萬輛,預計2022年二手車在線交易量約為827.7萬輛,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9.8%。
艾瑞分析認為,二手車電商的入局為行業帶來巨額用戶流量及關注度,促進二手車行業整體的市場認知及接受度;同時,行業整體發展反過來也為二手車電商平臺具體業務開展提供了充分的車源供給及交易基礎服務的支持,二手車電商行業成交量增速明顯高于傳統行業增速。
二手車電商行業當前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各平臺模式趨同加劇,在BAT以及資本的助力下,下階段平臺間競爭將愈發激烈,將有更多的行業兼并與充足現象發生。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二手車平臺有著明顯短板。第一,在傭金之外,沒有差異化的盈利模式。第二,對于線下運營與掌控力度偏弱。在他們看來,如何在線下渠道網絡進行深耕,從單一的線上交易連接平臺向汽車產業鏈多環節掌控轉變,或許是形成壁壘的關鍵。
“二手車屬于低頻高價消費品類,其特點恰恰是高額低頻時間長,個人用戶買賣二手車的次數畢竟有限,能否通過廣告和補貼培養用戶習慣,形成穩定的用戶規模尚待觀察。 ”上述業內人士說。
BAT入局推動競爭
2015年,二手車電商迎來資本大量涌入的一年。而在經歷了資本寒冬的2016年后,去年開始,行業再次受到資本關注。據艾瑞數據顯示,2017年二手車電商平臺融資金額超130億元人民幣,遠超2015年及2016年融資金額總和;同時,在投資金額大幅提升的同時,投資企業卻明顯減少,且獲投企業主要集中在行業頭部企業,資本關注度較為集中。
2018年,投資集中度更加明顯,瓜子二手車、人人車、大搜車、車置寶以及天天拍車獲取了行業大部分融資,優信則以二手車電商第一股的氣勢登陸納斯達克;未來,二手車行業資本更加集中,競爭也愈加激烈。
這當中,BAT等巨頭的入局格外引人注目。國內互聯網巨頭在互聯網經濟領域布局廣泛,行業新興領域是巨頭最為關注的前沿陣地。近幾年站在風口浪尖的二手車電商行業自然也離不開“BAT”的關注。
分析幾大巨頭布局,不難看出,騰訊在二手車電商領域布局較早且最為完善,騰訊投資企業平臺覆蓋行業幾乎所有類型的商業模式;百度早期投資優信及易鑫集團;阿里則在近期才開始二手車電商布局,戰略投資大搜車,建立自家平臺咸魚二手車,合作車置寶等一系列動作。
事實上,行業發展至今,活躍的頭部玩家也僅剩下優信二手車、瓜子二手車、人人車等數個企業,但從目前來看,這些企業都有可能是未來壟斷市場的大玩家。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二手車電商平臺是一個很好的線上平臺入口,同時還包含了線下消費支付與諸多汽車產業鏈、消費金融業務布局場景。尤其對于騰訊和阿里來說,投資二手車電商平臺,也是為自身的新零售布局所服務的。
此外,市場仍有爆發的空間。據汽車流通協會預測,到2020年,二手車和新車交易量達到1:1。中美的消費習慣與經濟實力正在接近中,如果根據美國新車與二手車銷售比例為1:3來推算,更長遠的未來,中國二手車市場未來有望達到年銷售量1億臺。這是一個三倍于美國市場的容量,那時二手車市場將真正爆發。
金融和大數據成未來關鍵
發展到現階段,二手車電商平臺都在著力做些什么?
業內人士指出,在行業基礎建設相對薄弱的當下,電商平臺快速提升行業交易量的方式及盈利方式主要是通過線下經銷商補貼及金融服務的推廣;鑒于當下二手車金融滲透率仍處于較低水平,二手車金融業務仍將是行業短期內的重點發展方向。
有投資人直言,行業對于大數據業務仍在早期探索階段,當前主要應用在輔助營銷、獲客、客戶的維護以及輔助金融風控等方面;未來,大數據的作用將更為普遍,更為成熟,其價值也將逐漸呈現。
此外,新零售的概念下,各家電商平臺也意識到線下線上協同發展的重要性,汽車銷售對于線下場景的需求更為強烈也更為現實,行業內主流平臺均在布局線下服務門店及物流、金融等服務設施建設,加快二手車新零售的落地。
對于從業者而言,二手車行業缺乏基本行業規范,稅收標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缺乏檢測技術標準及專業技術設備、專業人才及行業基本素養;二手車限遷政策長期以來嚴重限制著我國二手車跨地域交易與流通。
但這些問題正在逐步解決。據悉,自2017年以來,來自政府層面的重視與監管愈加強烈,行業政策逐步出臺完善、汽車市場發展環境更加自由與公平、二手車解除限遷也將是大勢所趨,未來二手車電商平臺將加快線下服務設施包括交易門店、檢測技術及物流服務等建設落地與運營,構建全國性二手車交易流通服務平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