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20 21:35:43
日前,匯中保險(871113,OC)發布公告稱,為降低管理成本,決定擬注銷浙江、河北、四川分公司。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今年上半年,匯中保險共支出營業成本(合并報表,下同)1.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83.62%。營業總成本中,管理費用所占的比重的確最高,約為12.93%。
每經記者| 胡楊 每經實習編輯|易啟江
匯中保險負責投資者關系的人士表示:“此次注銷的3家分公司均為保險公估公司。”
實際上,就在今年8月,匯中保險已經完成對主營業務的變更。由于2017年經紀傭金收入占該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79.97%,按照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關于《掛牌公司管理型行業分類指引》的有關規定,匯中保險將主營業務從保險公估變更為保險經紀。
匯中保險發布的《第一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決議公告》顯示,擬被注銷的三家分公司分別是浙江、河北、四川分公司。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這三家公司各自成立于2016年2月3日、2017年6月7日以及2016年1月4日,其中,浙江分公司已經顯示為注銷狀態。
據匯中保險方面介紹,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目的是整合公司資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提前落實 2019 年“效益為先、開源增效、控制成本”等重點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2018年上半年,匯中保險的營業總成本確實出現激增情況,由4199.50萬元上升到1.19億元,幅度達到183.62%。其中,管理費用為1540.07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66%。不過,從成本結構來看,管理費用占營業總成本的比重約為12.93%,為各項費用中所占比重最高的一項。
實際上,在2018年度中期報告中,匯中保險方面也明確提示了分支機構管理及成本控制的風險。具體來說,今年上半年,匯中保險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匯中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中經紀”)新增注冊設立10家分支機構,總計注冊設立的經紀分支機構達到 36家。未來隨著業務的擴張,該公司還將在全國設立更多的分支機構。若在籌建運營分支機構的過程中成本控制不當;或者個別分支機構不能按要求落實總公司的內部流程與制度,將有可能在經營過程中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導致受到監管部門的懲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當前,匯中保險共于年內披露三起調查處罰事項,涉及子公司匯中經紀下屬三家分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違規行為則包括“委托未持有本機構發放的執業證書人員從事保險經紀業務”“未制作客戶告知書”等,涉及罰款金額共計3.9萬元。
根據公開資料,匯中保險成立于2004年,全名為匯中保險公估股份有限公司,當前擁有保險科技、保險經紀、保險公估三大服務平臺。
盡管以公估業務起家,2016年才通過全資收購匯中經紀得以擴大業務范圍,但2017年度經紀傭金收入占匯中保險營業收入的比重已經達到79.97%。按照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管理型行業分類指引》規定的“掛牌公司某項業務的營業收入占比大于或等于50%,將其歸入該項業務所屬行業類別”,今年8月6日,匯中保險公告將主營業務由保險公估變更為保險經紀。
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匯中保險的公估、經紀、科技三大類業務取得的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則分別是7.98%、91.51%、0.50%,保險經紀業務的優勢可以說更加明顯。
保險公估行業資深從業者司存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按定義,保險公估是處在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之間,進行理賠、查勘的中間機構。但從現實來講,目前向保險公估公司進行委托基本都是保險公司,以單方委托為主,這導致保險公估的客戶來源比較單一。另外,保險公估更多地是在財險市場發揮其作用,面對財險市場份額較為集中的格局,大公司往往采取自主查勘,而有需求的中小公的業務體量又比較有限,市場上的公估公司更多只對巨災或重大案件作專業、人力方面的補充,保險公估在需求端的發展空間因此面臨一定制約。
而就供給側而言,司存功指出,由于保險公估公司在資本實力、專業性等層面都不夠有競爭力,因此造成了部分專業人才向保險公司溢出的情況。受此影響,本應更為專業的保險公估行業并沒有達到其應有的專業水平。此外,他認為:“保險行業未來的競爭方向應該是成本更低且客戶體驗更好,這背后的支撐則是人才和技術的發展。然而,在這些方面,保險公估又是不占優勢的。實際上,從供求及專業性角度來看,保險公估具備一定價值,它不止是現場查勘,還包括損失評估鑒定、理賠方案服務等。面對市場和客戶需求的變化,保險公估也應該及時更新思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