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 2019-01-08 13:28:12
權健在全國各地,因涉嫌違法傳銷,已經不止一次遭到查處,為什么這家企業的生意還能越做越大?
十多天前,一篇來自微博公眾號“丁香醫生”的文章,讓一家規模上百億的企業——權健,浮現在公眾的眼前。文章中,女童周洋的不幸遭遇,激起了公眾憤怒的情緒;幾天后,相關部門成立了專門的調查組,對這家位于天津武清區,名為“權健自然醫學集團”的企業開展調查。
這一事件有了重大進展。根據調查組發布的消息,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根據此前的報道,權健在全國各地,因涉嫌違法傳銷,已經不止一次遭到查處,為什么這家企業的生意還能越做越大?1月7日,《央視財經評論》邀請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對此進行深度解析。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如果按照以往對傳銷行為的定義,我們應該火眼金睛地去研究,看它是不是一個非法傳銷。但是對于權健這樣一家公司來說,它已經拿到了合法的直銷牌照,這相當于是,獲得了相關管理部門的背書。我們在網上甚至還能查到,上個月,權健創始人獲得了“2018中國公益慈善人物”的光榮稱號。對于懷疑這家公司到底是不是正規的人來說,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要加入他們經銷體系的人,如果只看這家公司的證照、文件,和表面的榮譽光環,很容易就會覺得,這家公司還是挺靠譜的。因此,在合法身份的掩蓋下,權健搞傳銷就更具迷惑性。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在我國《禁止傳銷條例》中有明確規定,各部門都有各自的職責。比如,現場執法基本都是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如果涉及到有一些人員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不拉來下線就不讓你走,這就需要公安部門出動;還有涉及到,比如說有在校的學生,可能教育部門就要出面……
另外,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比如說,公務員不能參與,醫務人員也不能參與,所以涉及到相關的主管部門都要配合。更重要的是,規定還提到,如果有大規模的集會,那么在城里就是居委會,在農村就是村委會,也有責任提供相關的線索。但問題是,傳銷行為的認定,往往需要多方的證據和線索,如果各部門沒有很好的配合協作,當一個部門發現了傳銷的蛛絲馬跡后,不能和其他部門共享,那結果就是“盲人摸象。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根據我國的《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把兩個條例一對比就知道,與合法經營的直銷相比,通過非法傳銷更容易掙錢,甚至是牟取暴利。直銷和傳銷第一個主要的區別就在于是不是人發展人,還是被批準的機構去發展直銷員。如果是人發展人那就是傳銷,因為是多層次的;第二個區別就在于是不是向每一個直銷員收費,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的要求,招募直銷員不能要求他先交一筆錢,或者不能硬要他購買大量的商品,門檻相對比較低的。但傳銷的話,就會經常要求你買一大堆的商品,而且這些商品是不能退貨的;另外,傳銷往往都是通過人拉人,通過像“老鼠會”這樣的方式,通過發展下線來獲得收入,這是傳銷和直銷最重要的一個的區別,也就是收入的分配體系。所有搞傳銷的公司,首先都會給你一個發財的夢,告訴你參加這個組織賣什么產品,一年可以成為黃金級、鉆石級,就可以賺到多少錢,但是根據我國《直銷管理條例》這樣的宣傳是不可以做的。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日常的監管不到位,措施不能落實,這只是一方面。對于監管的方式和制度設計,這個現在也應該進行反思。非法傳銷,權健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這么多年以來,傳銷亂象屢禁難絕,成為一個一直解決不了的老大難問題,需要我們的監管者從管理能力上去找問題,更要從根本的監管制度設計上去找問題。傳銷這個問題為什么難以解決?在我看來,關鍵的一個交叉點,就是傳銷和直銷之間到底怎么來界定。很多非法傳銷的行文,都發生在保健品領域,而恰好直銷和保健品都是有牌照準入的,那么原來建立起來的這一套管理制度,現在來看是不是能跟上形勢的變化,是不是能夠應對傳銷這個問題,經過這么多年的實踐,我覺得可以重新思考一下。不要讓落后的監管體系,不但沒有達到管理的目的,最后反而淪為傳銷的保護傘。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因為打擊非法傳銷,日常監管必須給力。非法傳銷并不是無懈可擊的,如果你對它的現場和日常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管,隨時都可以發現端倪。所以,首先是監管的頻度要增加,不是一年看一次就可以,可能每一個月每個季度都要去看;第二是增加監管的深度,你到現場看一看,可能轉身就走了,形式上看不出問題,所以還要查看材料,特別它的收入分配機制,是傳銷還是直銷,其實是一目了然的。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我覺得地方政府的態度也要端正,很多這樣的直銷企業,可能銷售規模很大,對地方的稅收貢獻很大,但是,不要被一時之利所蒙蔽,還是要注重長遠發展,企業合規經營,這樣得來的GDP才更有保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