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06 14:11:14
每經編輯|李凈翰
5月6日9時29分27秒,距離A股開盤前僅33秒的時候,央行官網發布消息稱,決定從2019年5月15日開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
圖片來源:央行官網
受上述消息影響,隔夜Shibor(銀行間拆借利率)報1.6420%,下跌14.8個基點;7天Shibor報2.5285%,下跌0.05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9340%,下跌0.1個基點。
今天開盤后部分銀行股上漲,青農商行一度漲幅達9%,隨后漲幅收窄。不過,今日大盤整體表現不佳,6日午間收盤,滬深兩市跌幅均在5%以上。
截至6日午間收盤部分銀行股表現(圖片來源:Wind)
A股大跌,其他股市同樣表現不好,如恒生指數就下跌超3%。
大宗商品方面,今日午盤漲跌互現,原油類及有色金屬跌幅居前,燃油跌超4%,滬鎳、原油、棕櫚油、錳硅、紙漿跌超2%;PVC漲近2%,雞蛋、豆粕、豆一漲超1%;貴金屬飄紅。
圖片來源:Wind
6日上午,央行官網公告稱,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促進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決定從2019年5月15日開始,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
公告還表示,對僅在本縣級行政區域內經營,或在其他縣級行政區域設有分支機構但資產規模小于100億元的農村商業銀行,執行與農村信用社相同檔次的存款準備金率,該檔次目前為8%。約有1000家縣域農商行可以享受該項優惠政策,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全部用于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了解到,央行此前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
央行目前對不同類型銀行已經實施不同的存準率。目前分為三檔,即大型商業銀行13.5%、中小型商業銀行11.5%、縣域農村金融機構8%。大型銀行是指六大行(工農中建交郵),中小銀行是指股份行、城商行、非縣域農商行、民營銀行、外資銀行。縣域農村金融機構包括縣域農商行、農信社、農合行、村鎮銀行。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對央行這一政策,多位分析師第一時間進行了點評。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此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符合預期。“準備金率調整順應了發展中小微業務的需要,是對中小機構穩定的獲得中長期資金進一步支持。”他表示,未來大型、中型、小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差異會更加明顯,會形成制度化。比如,未來在哪種情況下,小型金融機構可以適用更低的準備金率。“具體操作方式、有關波動的空間,可能在未來的政策框架里比較明確一些。”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指出,本次宣布定向降準有兩個特別時點:
一、少見的早上盤中宣布降準。
二、少見的5月降準。一般而言,類似降準的貨幣政策操作往往公布于非交易時間,很少在上午的交易時間發布。定向降準的“意外”到來很可能出于平抑市場波動的考慮。就實施的時點來看,2012年后央行從未在5月份實施降準,雖然前期已經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框架進行了多次討論,但本次降準仍然十分突然。考慮到內需邊際放緩,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經濟復蘇動力有所減弱,本次定向降準更加凸顯了政府逆周期調節的決心,平抑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波動。
聯訊證券李奇霖、鐘林楠則表示:
一、對沖性質的定向寬松。14日有1560億MLF到期,15日將有大約萬億的繳稅,2800億的降準資金是對沖,且力量偏弱,可能仍需要OMO等政策工具配合。
二、結構性去杠桿下的穩增長之舉。控制地方政府債務約束+房地產調控是不走老路,不加老杠桿,利用定向寬松工具鼓勵能夠吸收更多就業人口的中小微企業加杠桿,穩就業的同時,穩定經濟增長動能。
三、功能上是為了以中小企業為抓手進一步寬信用,對債市偏空,但短期內對債市情緒有一定的提振,可能存在一段時間的交易行情。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2019年的首輪降準于今年1月分兩次完成。1月4日晚間,央行公告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兩次合計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
上述消息宣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1月7日),A股市場受到一定提振,當日上證指數上漲0.72%,深證成指則大漲1.58%。
一般而言,降準有利于緩解市場中長期資金面,對股市中長期還是有一定利好作用。但近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11月底開始,央行開始進入連續降準周期,其中次日上證指數出現上漲的次數并不多,上漲概率不到一半,可見降準對股市的短期刺激作用并不明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