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1 16:51:57
每經記者|劉洋 每經編輯|王麗娜
3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文件,批復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簡稱“現代財險”)變更注冊資本。
根據批文,現代財險注冊資本由5.5億元,增加至16.67億元。此輪擴資引入4家新股東,分別為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想控股”)、迪潤(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迪潤”)、安徽易商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紅杉曜盛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圖片來源:來自銀保監官方網站截圖
其中,聯想控股、迪潤占股本比例均為32%,并列為第二大股東。啟信寶顯示,迪潤成立于2013年,為滴滴旗下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即滴滴創始人程維,注冊資本為100億元。
對于此番迪潤入股現代財險一事,11日,滴滴方面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金融業務是滴滴最重要的戰略方向之一,滴滴平臺擁有豐富的保險場景和需求,因此,滴滴看好中國財險業的發展前景,并認為科技創新有望推動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滴滴方面還表示:“相信參股現代財險有助于本公司更好地發揮自身技術、數據及場景優勢,推動現代財險的創新發展,更好地服務于滴滴平臺司乘及廣大人民的普惠保險需求。”
去年7月,現代財險就曾披露擬增資和變更股東公告,由于涉及引入包括滴滴和聯想在內的股東,引起外界廣泛關注。尤其是,聯想控股與迪潤僅比大股東低1個百分點。
有觀點認為,滴滴入股現代財險堪稱雙贏。就滴滴方面而言,作為平臺型企業,滴滴在司乘兩端連接大量用戶,自身業務條線與保險業尤其是財險有較大關聯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業務方面,滴滴一直暗暗發力。在滴滴App“金融服務”頻道下,即顯示包括“借錢”“大病互助”“理財”“車險”等功能。
圖片來源:滴滴App截圖
公開資料顯示,滴滴也陸續取得支付、網絡小貸、融資租賃、商業保險、保險代理等相關金融牌照。其中,在保險方面,2016年,滴滴通過控股方式將中安風尚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收入囊中,從而拿下了一張保險代銷牌照。隨著此番入股現代財險,滴滴的金融版圖得以進一步構建。
在新冠疫情突襲之下,今年2月,滴滴發布公告,表示已與38家保險公司進行溝通,對相關運營車輛的保險實施順延。由此,滴滴金融的平臺效應也已初步顯現。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