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09 12:41:04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世界抗擊新冠病毒戰場上的卓越表現,在全世界人們的心目中將留下深刻印象,這為中國民族品牌的快速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榜單研究者表示。
每經記者|李少婷 每經編輯|梁梟
疫后經濟復蘇,企業固守的“生存之道”經受考驗,增長引擎重啟不能忽視品牌建設。
5月10日下午,第四個“中國品牌日”相約云上,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每經智庫研究支持,每日經濟新聞出品的“2020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也將在線上發布。今年是榜單連續發布的第四年,榜單對全球范圍內中國上市公司的品牌價值進行全面而科學的評估,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連續多年的研究數據表明,企業的品牌價值不僅是不進則退,而且是慢進則退。”來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塑造意識覺醒,品牌榜的競爭日趨激烈。
本次發布的榜單包含總榜Top100、海外榜TOP50、新銳榜TOP50。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趙平將以“提升品牌價值,助力經濟轉型”為題對榜單進行詳細解讀,此外,來自多個行業的企業高管將分享品牌價值提升及創新經驗。
“產品無法穿越時間歷久彌新,但品牌可以。”一位A股主板上市公司董事長如此慨嘆品牌的生命力。
疫情突如其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遭受重重考驗。危中有機,風險往往伴隨著機遇。“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世界抗擊新冠病毒戰場上的卓越表現,在全世界人們的心目中將留下深刻印象,這為中國民族品牌的快速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來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的榜單研究者表示。
風險來臨,方知品牌韌性:有的企業積極投身“抗疫”,實踐社會責任的同時,品牌美譽度提升,獲得了投資者和消費者的熱烈擁抱;有的企業別出心裁,通過視頻社交平臺傳遞決心與勇氣,原本名不見經傳,在網友的追捧下,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品牌價值的塑造,有益于企業提升競爭壁壘,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其中,上市公司作為公眾企業,更好的品牌在資本市場顯然能帶來更高的股票價格、更大的市值,以及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但構建品牌價值并非一日之功,尤其是中國上市公司長期缺乏可供量化的指標,難以進行坐標定位,進而難以找尋提升點。直到2017年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在首個“中國品牌日”問世,以國內和海外股票交易市場公開上市的本土企業為研究對象,迄今已是連續發布的第四年。
“2017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是首次針對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的研究,數據來源和理論基礎均針對上市公司的特點設計。四年積淀,榜單為中國上市公司構建了橫縱坐標:上榜公司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企業品牌發展狀況,動態跟蹤品牌投資績效和管理績效;未上榜公司可與上榜公司對比學習,持續提升品牌價值;同時,榜單還為學術界開展品牌價值的理論研究,以及政府制定品牌促進政策提供參考。
四年來,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持續發布總榜Top100、海外榜Top50,為順應資本市場新趨勢,2019年新增新銳榜Top50,今年這一榜單也將繼續發布。
在“2019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Top100總榜中,首現品牌價值超過萬億元的上市公司,分別是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此次發布的最新榜單中,萬億俱樂部能否再添猛將?前述榜單研究者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但表示,萬億俱樂部的總體品牌價值占Top100的18.4%。
據榜單研究者介紹,2020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Top100總價值已超過十萬億元,相較于2019年的總榜總價值,2020年的總榜總價值提升超過萬億元。此外,2020年有13家公司新入Top100,13家公司滑出Top100,榜單競爭仍然激烈。
據透露,在2020年的Top100中,與上年相比品牌價值排名上升的公司有29家,保持不變的有7家,排名下降的有51家,品牌建設“慢進則退”再次被證明。
此外,海外榜Top50洗牌趨勢明顯。近半上榜企業排名較上一年度下降,同時還有超過20%的企業掉出榜單。而新銳榜Top50在行業分布上特征明顯,一些紅海行業又現精銳,顯示出勃勃生機。
記者注意到,榜單將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四地聯合發布。在“中國品牌日”背景下,聚焦上市公司品牌實力提升,將有助于企業盡早調整疫后發展路徑,向建立高質量發展路徑邁進。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