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4 21:02:25
中信證券8月24日晚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營收為267.44億元,同比增長22.73%;凈利為89.26億元,同比增長38.48%。公司中期每股收益達到0.70元,凈資產收益率5.07%。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謝欣
中信證券8月24日晚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營收為267.44億元,同比增長22.73%;凈利為89.26億元,同比增長38.48%。公司中期每股收益達到0.70元,凈資產收益率5.07%。
根據7月底中國證券業協會對134家券商未經審計財務報表統計,證券行業2020年上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134.04億元,同比增幅為19.26%;實現凈利潤831.47億元,同比增長24.73%。中信證券業績增長率大幅好于行業平均。
中信證券將業務板塊分為經紀業務、資產管理、證券投資、證券承銷、其他五大分部。從中報來看,受益于市場回暖,中信證券在多個條線取得了良好成績。除其他業務外收入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經紀業務方面,2020年上半年,公司及中信證券(山東)、中信證券華南代理股票基金交易總額人民幣12萬億元,代銷金融產品超人民幣4000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個人客戶累計超1030萬戶,一般法人機構客戶超4萬戶,托管客戶資產合計人民幣6.7萬億元。經紀業務合計實現營業收入65.74元,同比增長28.57%。營業利潤率增加12.04個百分點至40.77%。
資管業務方面,中信證券資產管理規模合計人民幣14238.19億元,包括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及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規模分別為人民幣1698.58億元、12538.58億元和1.03億元,其中主動管理規模達8575.24億元,資管新規下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業務(不包括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業務、大集合產品、養老金集合產品、資產證券化產品)市場份額為12.87%,排名行業第一。上半年公司實現資產管理業務收入40.80億元,同比增長27.46%,營業利潤率增加3.28個百分點至52.18%。
投行業務是中信證券上半年最大亮點。202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A股主承銷項目52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1317.49億元(含資產類定向增發),同比增長7%,市場份額為20.31%,排名市場第一。其中,IPO主承銷項目6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99.81億元;再融資主承銷項目46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1217.68億元。
境外股權融資方面,公司進一步加強再融資業務開拓,針對新經濟行業包括互聯網、消費、醫療醫藥等行業繼續重點布局。公司完成15單境外股權項目,承銷金額合計16.64億美元。
公司債券及資產證券化承銷業務上半年承銷金額合計人民幣5630.6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92%;承銷金額占證券公司同業承銷總金額的12.85%,位居同業第一;占包含商業銀行等承銷機構在內的全市場承銷總金額4.53%,排名全市場第六;承銷只數1380只,位居同業第一。
財務顧問業務方面,公司完成A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人民幣2325億元,市場份額58.2%,排名行業第一。
上半年公司證券承銷業務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1.25億元,同比增長38.76%。營業利潤率增加13.72個百分點至53.19%。
證券投資業務方面,公司股票自營業務加強對消費、醫藥、科技等重點行業的專項投研,聚焦優質成長企業,輔以嚴格的系統性風控措施,整體保持了穩健的業績。同時,深化對量化分析和多元策略的探索和實踐。在股指衍生品方面相關策略的開發和實踐也取得進展,幫助投資組合有效地控制市場風險,降低業績對市場單一方向變動的依賴。另類投資業務方面,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市場變化,以量化交易為核心,開拓多市場多元化的投資策略,在策略開發上大量運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最新技術,抓住市場波動帶來的機會,豐富收益來源。目前,已開展的業務或策略包括:股指期現套利、股票多空、宏觀對沖、統計套利、基本面量化、可轉債套利、商品策略、期權策略、高頻策略、波動率策略等。
上半年公司證券投資業務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9.21億元,同比增長50.83%。營業利潤率減少13.65個百分點至48.03%。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證券亦公布了相關子公司的經營業績。
其中,中信證券華南交出了被收購后首份中報(中信證券華南原為廣州證券)。截至報告期末,中信證券華南總資產人民幣279.32億元,凈資產人民幣113.41億元;自納入公司財務報表合并范圍起至報告期末,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4.81億元,凈利潤人民幣1.17億元;擁有證券分支機構79家,員工1086人。
此外,中信證券還有個人均利潤最高的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其注冊資本人民幣140億元,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2020年上半年,中信證券投資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7.65億元,凈利潤人民幣9.79億萬元;員工只有25人,也就是說員工人均凈利潤高達3916.72萬元。
在中報中中信證券披露了16起重大訴訟、仲裁案件,以及中信證券華南交割前的6起重大訴訟、仲裁案件的進展情況。這些案件多涉及到質押式回購、合同糾紛等情況,一些案件涉及到資本市場近年來的大雷。
如“與康得集團保證合同糾紛案”,半年報披露,因深圳前海豐實云蘭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實云蘭)與中信證券開展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時違約,康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得集團)也未能及時履行保證責任,代豐實云蘭向公司償還相關債務。2019年1月22日,公司向北京高院提起訴訟,要求康得集團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償還欠付公司的資金人民幣14.18億元。2019年12月9日,北京高院開庭審理本案。2020年4月30日、5月6日,北京高院作出一審判決及補正裁定,支持了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2020年7月2日,公司已向北京高院申請強制執行。后北京高院將本案指定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負責執行,案件于2020年8月4日受理,目前本案正在強制執行過程中。
2019年5月15日,中信證券向北京一中院遞交強制執行申請,被執行人為債務人豐實云蘭、保證人鐘玉、質押人天明禹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益圣恒通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2019年5月27日,本案已獲正式受理。2020年2月、4月北京一中院組織對全部質押股票進行司法拍賣。因為流拍,2020年5月22日,北京一中院作出執行裁定,將5687.49萬股*ST康得股票作價抵債給中信證券。2020年6月22日,股票已過戶至公司名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一季報,豐實云蘭為康得新的第五大股東,這意味著中信證券被動進入了康得新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
*ST康得自2020年7月10日起已被深交所暫停上市。經過證監會調查,確認康得新四年虛增119億元利潤。公司7月14日晚間公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虧損3.05億元~6.05億元。由此看來,即使獲得了康得新的股票,中信證券恐怕也將蒙受巨額損失。
不過中信證券表示,包括康得新案件在內,所披露的案件中涉及的潛在損失已根據相關規定進行了充分計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