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威立雅亞洲區董事長馬凱:碳捕集項目成本偏高 降低成本、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是關鍵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19 19:46:17

◎這些年來,中國在水、廢棄物和能源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城市污水為例,本世紀以來,中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已從不到50%增長到了95%以上。

◎當前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立法、執法非常嚴格,而且是越來越嚴格。在某些領域,中國的環境標準甚至比歐洲的標準更加嚴格。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李明明    每經編輯|陳星    

碳達峰、碳中和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在“雙碳”大背景下,如何乘勢而上、搶占機遇成為很多行業積極探索的重點,尤其是對于環保行業而言,很多企業早已摩拳擦掌。

7月16日,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動,開盤價為48元/噸。很短時間內,首筆全國碳交易已經撮合成功,價格達到每噸52.78元。

碳市場啟動對于減碳具有積極作用,也進一步加劇了碳捕集、利用與封存(以下簡稱CCUS)技術的競爭。

環保企業怎樣把握住“雙碳”發展機遇,CCUS商業化應用的關鍵難題是什么,如何看待CCUS的未來發展空間。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威立雅全球高級執行副總裁、亞洲區董事長馬凱。該公司一直積極推進CCUS商業項目。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能源、交通等領域應向綠色低碳循環經濟轉型

NBD:我們了解到,威立雅正在推進收購蘇伊士的相關工作,一旦收購完成,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環保企業。此輪收購對中國水務行業的發展會帶來什么影響?

馬凱:首先我們的業務方向和戰略是不會改變的,這次合并只會加快戰略實施步伐,比如加快污染物治理、危廢處理、為企業提供服務,以加快它們的生態轉型、服務循環經濟、加強企業能源管理等方面的項目布局和推進。一直以來,這些領域都是我們發展的重點。

這些年來,中國在水、廢棄物和能源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城市污水為例,本世紀以來,中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已從不到50%增長到了95%以上。

這次收購蘇伊士,能夠更好地整合人才和資源,找到更有效的環保解決方案,可以更好地服務該領域的中國客戶,幫助他們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轉型。

收購后,蘇伊士將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近100億歐元營收的業務并入威立雅,保留下來的新蘇伊士將擁有近70億歐元的營收。

從中國的具體業務來看,合并后產生的新蘇伊士公司將會保留蘇伊士在中國內地的水務業務,以及兩個危廢項目。而蘇伊士的其他項目將劃歸威立雅。這代表威立雅與蘇伊士在市政水務方面的競爭關系仍將持續,我相信這也會讓整個中國區市場受益。

NBD:當前中國環保領域最熱的話題就是碳達峰、碳中和,您怎么判斷中國“雙碳”目標帶來的機遇?

馬凱:確實,“雙碳”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大的挑戰,也會帶來很多機遇。比如能源、重工業、交通和建筑等方面都是碳排放的關鍵領域,這些領域應該向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轉型。

在過去,我們的環境服務一般更專注于環保合規,但未來要側重生態轉型和生態保護方面。

要大幅降低CCUS成本

NBD:您剛才提到碳減排,威立雅是否也在加快CCUS領域的布局?您如何看待這一領域的中國市場空間?

馬凱:中國現在有很多這種大項目,比如近期中國石化啟動我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齊魯石化-勝利油田CCUS項目建設。我們認為這個市場的潛力非常大。

但是,有兩個很關鍵的前提:首先就是要大幅降低CCUS的成本,其次是要找到切實可以利用捕捉來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當前CCUS成本太高是大范圍商業化推廣的一個關鍵障礙。我們目前在印度與合作伙伴共同運營一個CCUS項目,這個項目每年可以捕獲6萬噸左右的二氧化碳。如果運營成功的話,我們將會把這個項目推廣到全亞洲。

二氧化碳可以用在很多領域,比如食品、工業、化肥和新材料等,此前我們和道達爾能源宣布了一個合作項目,探索使用二氧化碳來生產下一代生物燃料。

NBD:您剛才提到碳捕集的關鍵前提是降低成本和二氧化碳利用渠道。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怎么來降低碳捕集的成本?

馬凱:如何降低成本,在于技術研發創新水平,也取決于能否為二氧化碳的使用找到一個后期市場。我們和道達爾能源進行合作開發微藻種植,使用二氧化碳生產生物燃料。沒有一個二氧化碳高效大規模商業化使用的市場,就沒有辦法切實降低碳捕集成本。

中國多項環保標準比歐洲嚴格

NBD:和歐美相比,目前中國的環保市場處于什么階段?您如何看待中國環保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

馬凱:從我們的經驗來看,法國和中國的市場格局有很大不同。共同點是歐盟和中國都把綠色發展作為企業發展的優先事項。

當前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立法、執法非常嚴格,而且是越來越嚴格。在某些領域,中國的環境標準甚至比歐洲的標準更加嚴格。比如在燃煤電廠排放方面,中國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限額是歐洲限額的一半;在污水排放方面,中國很多地方對污水化學需氧量的標準也是不到歐洲限額的一半。所以,這些嚴格的規定及執行,會使中國更好實現綠色發展。

此外,中國的“十四五”規劃也寫入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內容。多方原因促使中國的環保市場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碳捕集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最新二区三区免费不卡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 亚洲国产AV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