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29 00:16:32
每經記者|許立波 每經編輯|梁梟 文多
12月28日,港股開拓藥業- B(09939,HK;昨日收盤價13.4港元;以下簡稱開拓藥業)開盤跳水,一度跌超80%。截至當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于13.4港元/股,下跌70.35%。
消息面上,開拓藥業在前一天公布了其在研新冠治療藥物普克魯胺治療輕中癥非住院新冠患者III期臨床試驗的進展,結果顯示,該項III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公司表示將向包括美國FDA在內的各監管機構申請修改臨床試驗方案,并計劃繼續招募新冠患者。
在12月28日早間舉行的電話交流會上,開拓藥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童友之在解釋該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出現偏差的原因時表示,新冠患者平均年齡的下降等因素共同導致該臨床試驗事件數較少而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
2021進博會上,在研新冠肺炎抗病毒口服藥引人關注 人民視覺圖
原為治療前列腺癌藥物
據了解,普克魯胺為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和降解劑,原本為治療前列腺癌的藥物。據公司公眾號的說法,新冠疫情發生后,臨床試驗證實該藥對新冠具有治療作用。在新冠感染的早期(輕、中癥患者),普克魯胺通過下調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細胞的兩個關鍵蛋白——ACE2和TMPRSS2的表達水平,阻止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細胞。在新冠感染的中后期(重癥患者),普克魯胺通過調節宿主免疫和炎癥相關信號通路,其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上調Nrf-2表達并提高其轉錄活性、從而調節多條炎癥相關的信號通路,抑制新冠肺炎導致的炎癥因子分泌如抑制IL-6和TNF-α分泌等,阻止細胞因子風暴的發生,從而在體內減輕機體免疫炎癥反應和組織損傷,有效改善新冠感染重癥患者的癥狀。
目前,開拓藥業在美國、南美(包括巴西)、亞洲(包括中國)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兩項普克魯胺用于輕中癥非住院新冠患者的III期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和一項用于重癥住院新冠患者的III期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并于巴拉圭獲得針對住院新冠患者治療的緊急使用授權(EUA)。
此次公布進展并出現中期分析不理想的III期臨床試驗,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試驗,以評估普克魯胺對非住院輕中癥新冠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中期分析中招募了348名非住院、并于5天內出現有一項或多項輕微癥狀的男性及女性患者。患者被隨機分到普克魯胺治療組(接受200mg普克魯胺)或安慰劑對照組,每天口服兩次,持續14天。
“我們對于未來的商業化也會作一些新判斷和分析,因為確實中期分析的不理想,對公司造成很大的一個問題是,商業計劃往后的延遲,這是非常明顯的事情。在努力推進三個臨床的同時,我們也會比過去更加積極地去推進EUA(應急使用授權)的工作。”童友之表示。
結果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
在12月28日早間舉行的電話交流會上,童友之在解釋該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出現偏差的原因時表示,疫苗所賦予的重癥保護率、醫生在新冠治療方面經驗的增加、新冠患者平均年齡的下降等因素共同導致該臨床試驗事件數較少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
具體而言,童友之認為,由于中期結果有相當比例的入組患者來自于疫苗接種率較高、總體住院率相對較低的美國,疫苗在賦予患者極高重癥保護率的同時,客觀上也導致了對照組住院率的顯著降低。醫生治療新冠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新冠患者平均年齡的下降亦是同理。
此外,童友之還提到,對比默沙東和輝瑞新冠藥物的入組患者情況,可以發現其選擇的均為高風險人群,即未打過疫苗、有危險因子的人群,這部分人群本身的住院率就偏高,也就使得藥物更容易降低對照組的住院率。然而,開拓藥業的普克魯胺在臨床試驗卻沒有對患者作過多限制,因此普克魯胺若要顯示出更高的降低住院率則難度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期結果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但是從公告及電話會議的相關情況來看,開拓藥業對普克魯胺的前景仍持樂觀態度,開拓藥業方面表示計劃調整臨床試驗方案,并尋求獲得美國FDA等監管機構的同意,繼續招募只有基礎性疾病和/或無新冠疫苗接種史的高風險新冠患者。
因此,如果開拓藥業想要扭轉目前因樣本數據不足而導致的“未達統計學顯著性”的結果,則增加患者樣本并調整臨床試驗方案將成為可能的途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