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12 13:39:10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2020年年報中先導的新藥管線數目描述為約20個。2021年年報中的描述也為約20個。是否意味著2021年新藥管線新增為0?進入臨床的管線三個,也未有增加。先導引以為豪的管線停滯不前?!
成都先導(688222.SH)5月1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主要新藥研發項目約有20項,其中多個項目處于早期發現的不同階段。早期項目開發具有很高不確定性,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研發費用,一些早期地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可能會面臨項目中止或項目變更及補充。并且,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所有在研新藥項目,在研發的不同階段均可以靈活的合作模式對外轉讓(部分/全部權益)。因此,從營運現金流平衡的角度審慎考慮,公司當前的自主研發管線保持在動態數量20余項左右。 另外,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有4個項目獲得臨床試驗批件并進入臨床試驗。HG146(針對HDAC I/IIb亞型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多發性骨髓瘤適應癥)、HG030(第二代Trk/ROS1雙靶點抑制劑)、HG381(非核苷酸類STING激動劑,適應癥擬用于治療多種晚期實體瘤)、HG146的實體瘤適應癥均已陸續通過NMPA審批并獲得臨床試驗許可,進入臨床I期階段。HG030項目于2022年1月22日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FDA”)批準開展臨床試驗。
(記者 陳鵬程)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