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06 23:33:24
在6月5日舉行的上述兩所高校聘任儀式上,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均到場出席,并由省長王凱頒發聘書,足見其重視程度。6月6日,《河南日報》也援引網友的評論稱,“聘職儀式的一小步”,是“河南高等教育的一大步”。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278449
6月5日,河南兩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同日迎來新任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蓬受聘擔任鄭州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鎖江受聘擔任河南大學校長。
公開信息顯示,李蓬是分子生理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研究領域集中于糖脂代謝的研究,包括脂滴生物學,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曾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生命科學領域)。
張鎖江是化學工程專家,主要從事離子液體與綠色過程研究,研究領域為能源/資源高效清潔轉化過程,清潔能源、環境化工與系統集成,離子液體及綠色化學。他出生于河南林州,本科畢業于河南大學。
解讀:高校作為重要的創新源頭和人才高地,對一座城市、一個區域發展的重要性已毋庸贅言。
作為公認的高教“洼地”,河南早已顯示出“改頭換面”的決心。去年10月,河南提出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奮斗目標,并發出全面實施“十大戰略”動員令。其中,“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被放在首要位置。
作為切入口,河南明確提出要集全省之力打造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航母”。
早在2018年,河南就出臺《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的若干意見》,成為國“雙一流”高校建設啟動實施以來,首個由省委省政府聯合發文支持的省份。
此前,河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還透露,“十四五”期間,將投入75億元支持鄭大、河大“雙一流”建設。今年初公布的2022年河南教育工作30項重點工作中也明確提到,推動鄭大、河大“雙一流”建設提質進位,在內涵建設上實現新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5日舉行的上述兩所高校聘任儀式上,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均到場出席,并由省長王凱頒發聘書,足見其重視程度。6月6日,《河南日報》也援引網友的評論稱,“聘職儀式的一小步”,是“河南高等教育的一大步”。
人才是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樓陽生在出席聘任儀式時特別強調,要“把引育人才、匯聚人才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大事來抓”。對于正在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河南而言,這也許還只是改變的開始。
專精特新認定標準全國統一
工信部近日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強調要從制度上建立由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組成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分層明確培育措施和標準。
十四五”期間,努力在全國推動培育100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目前,全國已累計培育“小巨人”企業4762家,帶動各省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8萬多家。
深圳發力穩住制造業基本盤
深圳特區報消息,6月6日,深圳出臺《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重要政策文件,提出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即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來產業,穩住制造業基本盤,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后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到2025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將超過1.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北京將高職生納入公務員招考范圍
北京市政府網站6日公開《關于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拓寬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渠道。推動職業學校畢業生在就業、落戶方面與普通學校畢業生享有平等機會。將北京市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納入公務員招考范圍,在公務員招考和企事業單位招聘中,堅持因崗設職,鼓勵公平競爭,促進人崗相適,支持事業單位面向高水平技能人才開展定向招聘。
上海部署加快化妝品產業發展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6日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強調加快化妝品產業發展,打造時尚消費品高端產業集群。會議指出,要搶抓機遇、聚焦發力,加快打造以化妝品為重要組成的時尚消費品高端產業集群,為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夯實基礎。要著力打造自主品牌,繼續發揮上海在生物醫藥、新材料、工業設計等領域優勢,聚焦“綠色”和“生物科技”,力爭從國貨之光發展成為國際精品。要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多措并舉,提振市場信心,釋放消費意愿,發揮好化妝品產業的帶動牽引作用。
四川瞄準全國交通“第四極”
“四川發布”消息,四川省近日發布《四川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其中明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四川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基本建成全國交通“第四極” ,“四向八廊” 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通歐達海,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聯通全球。
2025年蘇州擬建成充電樁20萬個
近日,《蘇州市“十四五”電動汽車公共充換電設施規劃》發布。預計至2025年,蘇州市需累計建成充電樁20萬個,其中私人充電樁不少于15.5萬個,公共充電樁約3.6萬個,專用充電樁約0.9萬個,滿足38萬輛左右電動汽車的充換電需求,全市車樁比達到2:1左右。預計完成充換電設施建設投資約60億元,帶動電動汽車行業產值約800億元、動力電池行業產值約300億元。
國家衛健委明確“九不準”
6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做好全國高校學生離校返鄉工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指出,在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的前提下,各地要更加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學性、精準性、針對性,堅決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等現象,堅決做到“九不準”:
不準隨意將限制出行的范圍由中、高風險地區擴大到其他地區。
不準對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采取強制勸返、隔離等限制措施。
不準隨意延長中、高風險地區及封控區、管控區的管控時間。
不準隨意擴大采取隔離、管控措施的風險人員范圍。
不準隨意延長風險人員的隔離和健康監測時間。
不準隨意以疫情防控為由拒絕為急危重癥和需要規律性診療等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不準對符合條件離校返鄉的高校學生采取隔離等措施。
不準隨意設置防疫檢查點,限制符合條件的客、貨車司乘人員通行。
不準隨意關閉低風險地區保障正常生產生活的場所。
科技部:北京等三地研發投入占全國30%以上
6月6日,中宣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設科技強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透露,近年來企業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例達到76%以上。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十多年前的4.9萬家,增加到2021年的33萬家,研發投入占全國企業投入的70%,上交稅額由2012年的0.8萬億,增加到2021年的2.3萬億。
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引領輻射作用不斷增強,三地研發投入占全國30%以上,北京、上海技術交易合同額中,分別有70%和50%輸出到外地。
與此同時,169家高新區聚集了全國1/3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人均勞動生產力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7倍,吸納大學畢業生就業人數占全國比重9.2%。今年1-4月份,國家高新區營業收入13.7萬億元,同比增長7.8%,表現出較好的增長勢頭。
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公布
按照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共青團中央等17部門《關于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等文件部署,近日,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對外公布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和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其中,試點城市(含直轄市的市轄區)45個、試點縣域99個。
據了解,此次試點周期為2年。按照要求,試點地區要在摸清本地區青年發展底數的基礎上,更多從政策和項目層面入手出真招、出實招,努力解決青年“急難愁盼”問題,在青年宜學、宜居、宜業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努力為城市和縣域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共45個)
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
(共99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