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 14:48:18
在國企價值重估的背景下,普通投資者如何更好分享國企改革帶來的投資機遇?日前,全市場首只國企紅利主題的ETF——鵬揚國企紅利ETF(交易代碼:159515)已正式上市。作為全市場首只成立且是目前場內唯一上市交易的國企紅利主題ETF,國企紅利ETF的上市,將為普通投資者長享國企改革紅利提供便捷投資工具。
數據顯示,在今年市場普跌的市場情況下,中證國有企業紅利指數逆市走強,截至今年9月8日,該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達到7.07%,同期中證紅利指數漲幅3.37%,上證50漲幅-4.37%,滬深300漲幅-3.40%。
鵬揚國企紅利ETF是全市場首只跟蹤中證國有企業紅利指數(代碼:000824,下文簡稱“國企紅利指數”)的ETF,于今年8月25日成立,9月6日正式上市交易。國企紅利指數由滬深市場國有企業中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且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證券組成。目前指數前5大權重行業分別為銀行、交通運輸、房地產、鋼鐵、煤炭,權重合計為66.6%,權重股兼具高股息率和低估值的特點。
國企加紅利的長期表現達到“1+1>2”的效果,國企紅利指數最近十年超額收益顯著,長期持續跑贏同類指數。數據統計顯示,自指數發布日(2012/7/20)以來,截至今年9月8日,全收益視角下,中證國企紅利全收益指數(H00824)累計收益高達247.47%(年化收益12.18%),長期大幅跑贏同期中證央企紅利全收益指數(同期累計收益152.56%,年化收益8.92%)、央企股東回報全收益指數(同期累計收益68.45%,年化收益8.34%)、中證紅利全收益指數(同期累計收益236.12%,年化收益11.83%)以及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同期累計收益96.47%,年化收益6.43%),歷史上投資收益相當可觀。
公開資料顯示,國企紅利ETF基金經理由鵬揚基金數量投資部總經理施紅俊擔任,施紅俊為同濟大學管理學博士,擁有11年指數編制經驗和7年投資研究經驗,目前管理8只指數基金和2只主動權益基金。施紅俊于2017年加入鵬揚基金,專注于指數研發及量化策略研究,熟練掌握數量化投資方法和指數化投資的特點。曾在中證指數公司工作11年,歷任研究開發部研究員、固定收益主管、副總監等職,深刻理解并熟練掌握股票、債券等大類資產的指數編制原理及方法,曾主導開發國內多條指數,大力推動了指數化產品在國內的發展。
施紅俊認為,在“中特估”政策導向之下,伴隨國企估值重塑的持續完善,國企的投資價值將會逐步凸顯,而已被證實長期有效的紅利因子,將會更好助力國企投資增強收益。針對國企紅利指數的投資價值,他表示,結合國企價值重估、紅利因子的有效性、指數基本面及估值性價比幾個方面來看,國企紅利ETF當下值得重點關注。
首先,在新一輪國企改革背景下,國企未來的盈利能力、經營效率有望得到改善,估值的修復大概率會繼續。國企上市公司在A股市值規模占比近半,是國民經濟的“頂梁柱”,新一輪國企改革為國有企業估值重塑提供了堅實的政策基礎,國企重估有望成為新一輪市場長期主線。
其次,紅利因子可助力國企投資增強收益。紅利因子采用個股的股息率構建,研究和歷史表現證明紅利因子在A股市場長期有效,其在國企重點行業中的有效性更強。股息率高的國企意味著公司經營良好,現金流充沛,因此投資確定性較強。未來國企或繼續加大分紅力度,紅利因子有效性與重要性或得到提升。
再者,國企紅利指數本身具有較高的估值性價比。國企紅利指數盈利能力較強,ROE絕對水平較高,指數2022年ROE為10.5%,2023年預期ROE為10.8%,明顯優于中證國企指數(2022年ROE為9.3%,2023年預期ROE為10.4%)。同時,國企紅利指數目前處于估值低位,具備較大上修空間。縱向估值比較,截至2023/9/8,國企紅利指數整體法PE為5.8倍,整體法PB為0.6倍,近10年估值分位數分別為13.1%和5.5%;橫向估值比較,國企紅利指數估值水平低于市場估值水平(萬得全A指數整體法PE為17.4倍,整體法PB為1.6倍,近10年估值分位數分別為38.4%和18.4%),具有顯著的估值優勢。
“當前的布局時點較好,估值性價比有利于投資者把握重估機遇。”國企紅利ETF基金經理施紅俊表示,當前市場處于低位震蕩區間,逢低布局高分紅優質國企,把握未來國企重估投資機遇,看好鵬揚國企紅利ETF的長期表現。
注:文中統計數據來源于wind,指數過往收益基于歷史數據計算得出,并不代表未來實際收益狀況,結果僅供參考。歷史數據不代表基金未來表現和收益承諾。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CIS)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