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小雞燉蘑菇的“蘑菇”,四川“種”出來了

紅星新聞 2024-11-08 15:55:23

“小雞燉蘑菇”作為一道東北名菜,蜜環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味食材。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獲悉,四川地方上首次馴化野生蜜環菌后,實現了規模出菇。

據了解,蜜環菌是東北名菜“小雞燉蘑菇”中主要的蘑菇原材料,以多種別名如榛蘑、蜜環蕈、青岡蕈廣為人知,因為其菌柄呈黑色,就像被燒焦了一樣,所以川南地區更親切地稱之為“黑腳苗”或“焦腳菇”。

日前,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基地——成都市都江堰市食用菌種植戶田慶忠的合作社試驗基地內,成功實現了1畝蜜環菌(榛蘑)栽培出菇,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博士李小林介紹,這是四川地方上首次馴化野生蜜環菌后實現規模出菇。

田慶忠告訴記者,都江堰雖然有野生蜜環菌分布,但是總體而言數量并不多。3年前,合作社從野外獲得蜜環菌菌種后便開始嘗試人工馴化,但直到今年才終于成功,“人工培育難度很高,蜜環菌對環境和氣溫的要求很高,一般在20度左右時更容易出菇,同時需要在枯木、樹樁上才能生長。”

“通常情況下,蜜環菌會出現在有天麻種植的地方,它與天麻是共生關系,蜜環菌能為天麻生長提供營養。”李小林說,“兩者共生時,蜜環菌很難長出子實體,所以并不被人所關注。”所謂子實體,就是蜜環菌露出地面的菌柄及菌蓋部分。

截至目前,在全國范圍內,人工馴化培育的蜜環菌依舊不算普遍,李小林告訴記者:“今年9月,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成功實現了人工馴化野生蜜環菌,但在四川省,此前未有成功案例。”

本次人工馴化培育成功后,下一步,田慶忠將在產量穩定時擴大種植面積,“今年這一畝大概能產500斤鮮貨,這個產量在東北地區的人工種植基地中算中等水平,產值約1萬元,但目前還需進一步試驗確保產量穩定,待正式開始大面積種植后,四川也能實現‘小雞燉蘑菇’自由了。”

圖據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四川省 四川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久热这里只精品国产8 | 在线免费人成观看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 亚洲制服祙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第一 | 在线视频网站色秀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