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2 10:07:41
2025年4月21日下午,“蓉品出川”成都伴手禮供需對接專場活動在成都舉行。活動由成都市商務局等聯合主辦,吸引近30家企業及40余名行業代表參與。2024年成都游客接待量達3.06億人次,伴手禮產業迎來機遇。主辦方負責人表示,要讓游客帶走成都故事。活動中,企業代表分享了合作模式和行業觀察,展示了創新實踐。多家企業透露合作意向,后續將建立長效對接機制,推動“成都造”特色產品全國化布局。
每經記者|余洋 每經編輯|唐元
4月21日下午,由成都市商務局、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聯合主辦的“蓉品出川”成都伴手禮供需對接專場活動在蓉舉行。活動吸引了成都市近30家伴手禮相關企業及40余名行業代表參與,通過搭建產銷對接平臺,推動成都特色產品從“本地名品”轉變為“城市伴手禮”。
數據顯示,2024年,成都全年游客接待量達3.06億人次,其伴手禮產業也隨之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這正是我們啟動‘蓉品出川’的深層次考量。”活動主辦方負責人表示,“要讓每個來蓉游客帶走的不只是商品,更是可觸可感的成都故事。”
如今,兼具美味、觀賞與實用價值的城市特色伴手禮,已成為游客消費場景中的熱門選擇。據天府非遺傳承體驗中心主任汪勇透露,與品牌的合作模式采用分階段推進策略:前期通過開放實體店與電商平臺資源實現零門檻入駐;中期階段根據前期市場反饋,逐步優化產品設計,涵蓋外包裝、規格調整、品類拓展及工藝美學提升;最終階段將推出深度定制化產品,采用“成都手作”區域標識與企業品牌聯動的雙品牌策略,通過線上線下全平臺布局實現精準營銷。
活動現場,成都飲食公司市場部經理趙懿的"三重賦能論"引發強烈共鳴。他分享行業觀察指出:“IP聯名合作不應停留于表面疊加,需通過技術、文化、渠道三重賦能實現價值突破。”
在他看來,技術賦能需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保障品質,文化賦能要融合品牌核心理念,渠道賦能則需構建適配的分銷網絡,多維度協同才能釋放產品潛力。
四川省郫縣豆瓣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劉菲則展示了“老字號”的創新實踐。據她介紹,在寬窄巷子打造的文創體驗店年均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既承擔品牌展示功能,也成為產品創新的“試驗田”。通過開發豆瓣調味油、豆瓣粽子、豆瓣冰淇淋等跨界產品,成功打破傳統調味品固有形象,其中“豆瓣冰淇淋”已成為夏季網紅單品。
此外,多家企業還透露出合作意向。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后續將建立長效對接機制,持續跟蹤合作項目進展。
從杜甫筆下“喧然名都會”的商貿盛景,到如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創新實踐,成都伴手禮產業的升級之路,恰是這座城市包容創新基因的生動寫照。這座連續16年榮登“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的西部重鎮,正以民營經濟為支點,撬動“成都造”特色產品的全國化布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