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AI攻擊變異率每24小時達93% 全球AI安全損失逼近235億美元:攻防博弈如何破局?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25 16:22:25

5月23日至24日,C3安全大會在南京舉行。HydroX AI創始人、CEO李濯披露,全球大模型安全事件損失預計2025年將突破235億美元,AI攻擊變異率驚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指出,AI加劇網絡安全攻防不對稱性,體現在技術、數據、投入不均衡。亞信安全高級副總裁吳湘寧認為,體系化聯動防御是應對現代網絡攻擊的最優解。

每經記者|李卓    每經實習編輯|余婷婷    

5月23日晚,南京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一位身著黑色衛衣、戴著黑色口罩的年輕人,以一個典型的“黑客”形象低調地進行了一次技術分享。

作為亞信安全的安全研究員,這位年輕人現場剖析了APT(高級持續性威脅)全鏈路——從威脅發現到溯源反制的全流程揭秘。

當晚,現場同步曝光了通用大模型在webshell(一種可以在web服務器上執行的后臺腳本或者命令執行環境)檢測中的實戰短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跟隨臺上安全研究員的演示,沉浸式體驗了一場AI(人工智能)攻防實戰。屏幕上跳動的每一幀AI驅動下的攻與防,每天都在我們的現實世界真實上演。

正是這場揚子江畔的閉門“C3技術之夜”,揭開了2025年C3安全大會的序幕。為各方關切的是,隨著大模型技術的爆發式增長,提示注入、數據投毒、模型竊取、推理操縱??AI安全挑戰已經超越了傳統網絡安全范疇,呈現多維度風險特征。

HydroX AI創始人、CEO李濯在C3安全大會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卓 攝

HydroX AI創始人、CEO(首席執行官)李濯在24日的C3安全大會上披露的數據顯示:全球大模型安全事件損失已從2023年的85億美元,劇增至2024年的143億美元,預計2025年損失將突破235億美元。安全損失急劇增長背后,AI攻擊變異率驚人:2024年AI輔助攻擊的變異率每24小時達93%。

AI時代的安全風險與代價呈指數級增長,安全挑戰也已經從簡單的技術問題上升為影響商業模式、社會穩定甚至文明發展的關鍵議題。網絡安全的攻防博弈如何破局?

AI加劇網絡安全攻防不對稱性

作為知名的網絡安全產業盛會,C3安全大會于2016年正式創立。在今年大會的AI數智展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看到,既有數據安全、大模型安全,新一代終端安全的主題展位,也有專門為企業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運營商安全提供行業解決方案的相關展臺。

現場人頭攢動的背后,AI+網絡攻擊異常活躍,AI正在加劇網絡安全攻防的不對稱性。正如李濯在主論壇演講中舉例稱,“曾有全球零售巨頭的推薦系統被攻擊者操縱,造成2.8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用戶流失率上升18.3%,并引發了嚴厲的監管調查。”

5月2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在C3安全大會主論壇演講中指出,開源AI工具被攻擊者濫用,降低網絡攻擊門檻,使得網絡攻擊高度規模化。而大模型使得攻擊分析、攻擊手段更加精準化、持續化,挑戰傳統防護手段的同時形成難以檢測的攻擊代碼和海量“零樣本”惡意程序,以繞過傳統檢測規則。這,給網絡安全攻防帶來了高度對抗性。

AI加劇的攻防博弈不均衡,魏亮認為,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AI攻擊效率高于防御響應,企業實施智能化防御改造周期長、技術難度大,導致技術不均衡;攻擊者可利用公開、非法竊取的數據進行訓練,防御者需要數據安全合規,這是數據不均衡;攻擊發動成本低,但企業需要建設體系化的AI防御能力,投入專家代價高昂,這是投入的不均衡。

AI安全駛入深水區:全球人才缺口超過30萬 四大困局待解

站在技術與安全的十字路口,安全已經成為決定AI能走多遠的關鍵因素。攻防不均衡的突出,亟需構建智能化網絡防御技術優勢。

不過,智能化時代有效的網絡安全防御,也面臨著多重挑戰。

亞信安全高級副總裁、CDO吳湘寧在C3安全大會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卓 攝

“對手攻擊越來越快了”“我方工具越來越多”“數據孤島無法關聯”“告警過載效能低下”??亞信安全高級副總裁、CDO(首席研發官)吳湘寧在主論壇演講時分享了當前安全建設中普遍存在的痛點。其中一組數據顯示:攻擊者平均突破時間為48分鐘,最快突破時間51秒,這種攻擊速度的提升源于經濟戰爭的本質與AI技術賦能。

AI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攻擊者武器優勢,防御方大多處于被動應對的處境,存在攻防的時間差,往往在時間窗口內爆發網絡安全問題。魏亮對此深有同感,他認為,這種“時間差”是智能化時代有效網絡安全防御面臨的“四大困局”之一。

除了時間困局,魏亮指出,海量資產和互聯網暴露面難管理,還將帶來認知困局。與AI相關的智算網絡和系統數量、類別、分布日益復雜,資產動態更新快,資產管理和脆弱資產發現工作呈現“指數效應”,安全“木桶短板”難以防范。

運營困局則在于,研判事件多、重復度高、關聯難。基于流量特征分析、源地址匹配等傳統安全檢測方法,目前難以對海量多維威脅信息進行關聯研判,導致極易忽視重要威脅,且誤報事件多。

最后談及人才困局,魏亮表示,熟悉AI+網絡安全實戰化的人才非常缺乏,在AI安全等前沿領域,專業人才供給量不足市場需求的5%,導致企業在部署AI安全解決方案時面臨諸多困難。

李濯同樣指出,人才缺口已經成為AI安全領域最緊迫的挑戰之一,全球AI安全人才缺口超過30萬,其中具備安全專業知識、AI技術理解和特定領域業務洞察的復合型人才最為稀缺,傳統安全人才的轉型周期長達18個月,遠遠跟不上技術演進速度。為應對這一挑戰,創新型組織正在實施T型人才發展模型,強調深度安全專業知識和廣度AI理解相結合。

AI破局:單點防御時代終結 體系化聯動防御成最優解

用“魔法打敗魔法”——如何以AI破局,在網絡安全防御體系中創新和融合AI技術,成為了持續抵御和適應日益復雜的網絡威脅的必然選擇。

“單點防御時代終結,體系化聯動防御是應對現代網絡攻擊的最優解。”主論壇演講中,吳湘寧表示,唯有體系化防御才能借助AI對抗AI,才能在壓制攻擊方的效率、削弱攻擊效果的同時,提升企業安全系統的防御效果。

亞信安全在當天正式發布了新一代的體系化網絡安全產品——AI XDR聯動防御系統。吳湘寧現場展示了該系統如何針對企業擁抱AI時最易遭遇攻擊的四大場景提供解決方案——AI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AI脆弱性管理、AI安全基線、AI跨域攻擊檢測。核心價值正是通過一體化交付,通過安全平臺與產品之間的協同,去解決一個個網絡安全相關的威脅場景和問題。

“必須認識到,整個網絡安全的防御體系必須通過智能、聯動、體系化來完成。”吳湘寧說。

這種共識,在當天主論壇的高峰對話環節中同樣得到體現。記者注意到,亞信安全、TCL科技集團、威高集團、火山引擎等企業高管、行業專家,在圍繞 AI 技術落地挑戰、防御體系升級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時,如何依托“聯動防御”架構,打破數據與系統壁壘,構建跨維度協同的智能安全矩陣成為焦點。

2015年至2025年,是網絡安全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

未來十年,安全與AI將呈現共生演進的發展軌跡。李濯認為,2025年至2027年是認知安全范式的成熟期,安全與模型架構將深度融合,防護能力與模型功能將不再對立。2028年至2030年將是自監督安全系統的崛起期,AI系統將具備自我保護能力,安全從外部約束轉變為內生屬性。2030年以后,安全與智能的邊界將變得模糊,形成真正的“安全智能”新范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Ai 網絡安全 美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好吊操好吊妞在线观看妞 | 亚洲AV日韩A∨在线观看 | 亚洲自产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耥 | 青青青视频香蕉观看视频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