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6-20 20:17:21
6月20日,華為開發者大會(HDC 2025)開幕。華為分享鴻蒙生態成果,自2023年9月25日至今,搭載HarmonyOS的終端超40款,3萬多個應用加速開發。華為常務董事兼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宣布HarmonyOS 6開發者版本啟動,曾強調10萬應用是生態成熟標志。目前,鴻蒙系統全球市場份額增長,華為正推進鴻蒙原生應用開發,與多家大廠合作完成適配。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魏官紅
6月20日,華為開發者大會(HDC 2025)正式拉開序幕。會上,華為方面分享了鴻蒙生態在應用開發領域的成果——從2023年9月25日至今,鴻蒙開發者數量已經超過800萬人,搭載HarmonyOS的華為終端產品超過40款,3萬多個鴻蒙原生應用和元服務正在加速開發與更新。
“從2023年9月25日(鴻蒙應用正式啟用)到今天,635個日夜,構建一個操作系統的生態,比開發一個操作系統要難很多,難得超出想象。但有數以億萬計的伙伴、開發者、消費者與我們在一起,創造了了不起的鴻蒙速度,鴻蒙像一列快車,昂然向前。”華為常務董事兼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會上說道。同時,他還宣布HarmonyOS 6開發者版本正式啟動。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晶 攝
雖然鴻蒙完成了中國操作系統從0到1的突破,然而,對一款操作系統來說,能否生存下來的關鍵因素在于生態。今年年初,余承東曾在新年信中強調:“10萬應用是生態成熟標志,也是未來半年到一年時間的關鍵目標。”
2024年10月,HarmonyOS NEXT(5.0)正式發布,該版本只基于鴻蒙內核,不再像安卓和iOS等系統一樣依賴Linux或Unix內核,未來基于安卓開發的App應用也將不再被兼容,標志著鴻蒙成為我國首個實現全棧自研的操作系統。從發展節奏來看,HarmonyOS 6啟動開發者Beta,意味著華為在操作系統上更進一步。
據華為方面介紹,HarmonyOS 6開發者Beta采用了一個新的互聯架構。公布的技術細節顯示,華為的軟件、硬件、芯片以及云服務能力都被整合到系統架構中,并通過AI(人工智能)直接融入鴻蒙操作系統底座上。“這一版本不僅有新的鴻蒙智能體,還推出HMAF鴻蒙智能體框架,構建一個具備自主決策和群體協作能力的全新AI生態體系。”華為終端BG CEO(首席執行官)何剛說道。
在智能終端硬件創新缺少亮點的時候,AI技術的升級帶來了一個創新方向。當前,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入局了AI賽道,并制定了各自的AI戰略,尤其是在AI Agent(智能體)趨勢下,今年手機廠商紛紛在智能體領域發力,AI手機競爭更加激烈。
何剛表示,用戶可通過華為手機助手“小藝搜索”“小藝建議”等方式到達鴻蒙智能體入口,完成多步復雜任務調度。目前首批50多個先鋒智能體正在開發中,覆蓋微博、深圳航空、京東、小紅書等應用。
隨著鴻蒙的發展,長期由谷歌Android和蘋果iOS雙寡頭壟斷的終端操作系統競爭格局有望被打破。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華為鴻蒙系統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從2%增長到4%,在中國市場,其市場份額則增至17%,超過iOS。
“鴻蒙只有擁有自己的生態,才是真正的移動操作系統,也才能把應用、操作系統、芯片進行協同,不斷地提升體驗和安全。”在去年9月下旬的鴻蒙千帆會戰誓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說道。
硬件生態方面,為了兼容各種各樣的硬件,廠商需要去做開發驅動。開發驅動和開發內核不同,后者只需要自己人埋頭苦干,而開發驅動需要與硬件廠商合作,如果該操作系統的市場占有率低,硬件廠商并不愿意開發驅動,而軟件廠商也只有當某個操作系統市場占有率達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幫忙適配軟件,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悖論。軟件生態貧乏,導致操作系統用戶數量越來越少,軟件廠商也很少進行主動適配。
回顧移動操作系統發展史,有很多系統因生態的原因而慘遭淘汰,強如微軟在桌面系統稱霸多年,但Windows Phone由于市場份額太小,導致國內外軟件廠商大多不愿意開發其手機App,軟件方面的不足又促使更多的用戶拋棄了Windows手機,最終導致Windows Phone的衰落。諾基亞的塞班曾雄霸一方,卻因未能及時擁抱觸摸屏和現代應用生態的變革,開發者紛紛轉向iOS和安卓,導致應用匱乏;黑莓的BlackBerry同樣未能構建起足以吸引和留住大眾用戶的應用生態。
對于華為而言,生態之戰是艱難又關鍵的一役。當前,華為正加快推進鴻蒙原生應用開發轉型,尤其是與頭部移動互聯網大廠的合作,微信、支付寶、抖音、京東、淘寶、美團、WPS Office等TOP級(頂級)應用已全部完成鴻蒙原生適配。與此同時,政企辦公領域也正在快速跟進。“目前通用辦公平臺已超過100個,工作臺支持快應用已超5萬個,覆蓋企業超過3800萬家。”余承東說道。
從應用數據來看,雖然鴻蒙系統已經可以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所需的主要應用,但鴻蒙生態相比業界成熟的操作系統生態,還需要具備消費者個性化需要的應用以及各類精品應用。
據華為分析,10萬個應用是鴻蒙生態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成熟標志,這也成為鴻蒙生態2025年的關鍵目標。今年初,余承東在致華為終端全體員工的新年信中明確提出:“鴻蒙生態要在2025年壓強投入,達到10萬個應用。我們要一鼓作氣突破臨界點,原生鴻蒙用戶挑戰億級。”同時他還號召,全體員工率先使用原生鴻蒙,“自己的降落傘自己先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鴻蒙的先鋒共建者。
會上,余承東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年多以來,收到了近400萬條意見和建議,數十萬研發工程師全力沖鋒,開發者提交版本數超過27萬次,像微信已經更新了100多個版本,目前總計有3萬多個鴻蒙應用和元服務在全速開發和更新。”
從數量上看,目前鴻蒙生態距離10萬應用的目標仍有一些差距。就在大會開啟前夜(6月19日),余承東通過視頻宣布:華為將每年投入超過60億元人民幣支持和激勵鴻蒙開發者持續創新。他還強調,鴻蒙生態不僅是做出來的,更是用出來的。
“甚至用戶的每句吐槽,對于生態來說都是很有價值的,比如吐槽某個應用的功能缺失,這是在幫開發者盡快定位問題,來完善、加速修復。”余承東通過視頻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