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萬千氣象看四川·文旅融合丨中江掛面村:“銀絲”串起文旅融合新景

川觀新聞 2025-06-24 20:22:27

6月23日,2025年“萬千氣象看四川”二季度主題采訪組來到德陽市中江縣覺慧村時,眼前的景象打破了記者對“掛面村”的固有印象——曾經的青石板被拓寬為平整的綠道,兩側是以“掛面”“雞蛋”為原型打造的景觀裝置,遠處觀光“小火車”穿梭在田壟間……

俯瞰“中江掛面村” 華小峰 攝

從以掛面聞名的傳統村落,到如今集民宿、酒店、商業街、主題樂園為一體的“鄉村生活綜合體”,眼前的中江掛面村,是四川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動縮影。作為2025“萬千氣象看四川”二季度主題采訪的首站,這里用一根“銀絲”串起非遺傳承與文旅新業態,為“錦繡天府·安逸四川”品牌寫下鮮活注腳。

非遺活化:從千年非遺到產業密碼

“‘5518’代表中江掛面‘潔、白、細、柔、空’五絕和18道工序,”在非遺大師工坊內,德陽工匠陳立亮向采訪團展示著面條穿針眼的絕活,“現在它更是串起了我們村的文旅融合發展。”

中江掛面起源于北宋時期。北宋《清異錄》記載,中江掛面因“空心可吹”的特質被列為宮廷“貢面”;清代更有“一路招牌到北京”的盛景。

如何讓這項千年非遺在文旅融合中煥發新的活力?變化始于對千年技藝的重構。

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展示中江掛面 華小峰 攝

中江手工掛面制作需經5次發酵、18道純手工工序,過去只存在于家庭作坊。如今,掛面村構建起了“場景+產業”的體驗鏈條:大師工坊內,游客體驗如何將一團面伸展到5米的制作流程;商業水街上,十數家店鋪飄散著銀絲面香;掛面主題公園內,形似面團的人力過山車穿梭在掛面造型的軌道上。

“以前村民曬面是為謀生,現在曬面成了風景線。”覺慧村常職干部鐘金丹介紹,通過 “掛面+美食+民宿+文旅”生態,村民收入來源擴展至餐飲、研學、文創等多個維度。今年4月舉辦的“非遺音樂大集”,更創下連續3天12小時不間斷展演的紀錄,倉山大樂與草原呼麥在此交響。

掛面主題樂園一景 華小峰 攝

融合創新:聯營模式帶來持續蝶變

從覺慧村到“中江掛面村”,從“作坊式經營”到“鄉村生活綜合體”,一組數據印證了當地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強大潛能:自2024年試開園以來,中江掛面村已累計吸引90余萬名游客到來,今年油菜花期更是吸引日均3萬人次前來參觀。

持續火爆的數據背后,離不開市場化的專業運作。記者了解到,中江掛面村采用“政府+公司+村級集體經濟”聯營模式,由新華網億連公司、建投集團、覺慧村(杰興村)集體3方共同成立“田園欣榮”管理公司,并引進第三方管理企業進行專業化運營。

“有效地激活了景區發展活力。”新華網億連公司項目負責人袁紅梅介紹,產業融合帶來的賦能效果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就當地村民而言,文旅場景打造不僅提高了手工掛面的產品附加值,更拓寬了其增收路徑,“空屋出租、景區務工、集體分紅都能帶來收益。”

村內一角 華小峰 攝

另一方面,市場化運作吸引了更多業態來到中江掛面村,溫泉酒店、民宿、商業水街的相繼引入,為這里賦予了持久生命力。

“目前,我們還吸引了眾多90后、00后返鄉創業。”覺慧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返鄉創業青年為當地帶回了諸如烘焙坊、咖啡店等新業態,“中江掛面村”集農文旅多元化業態為一體的產業形態正日趨豐滿。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一区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天码中文字幕五月天 | 这里只有精品99久久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免费图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