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14 08:34:51
險資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A股有望迎萬億元級增量資金;
上交所發布《科創成長層指引》,存量32家未盈利企業即日起進入科創成長層;
上交所: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成長層股票交易門檻仍為“50萬元資產+2年經驗”;
上交所:科創成長層調出條件實施“新老劃斷”,提高新注冊未盈利企業調出條件;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彭水萍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NO.1 險資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A股有望迎萬億元級增量資金
7月11日,財政部印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推動保險資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新考核指標自2025年度績效評價起實施。市場預計,險資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有望為A股帶來萬億元增量資金。銀華基金總經理王立新表示,擴大“長錢”入市規模,短期來看,將給市場帶來大規模增量資金;長期來看,將顯著改善市場的資金結構,增強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推動形成價值投資的市場氛圍,鞏固A股回暖向好的良好趨勢。
NO.2 上交所: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成長層股票交易門檻仍為“50萬元資產+2年經驗”
7月13日,上交所正式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等配套業務規則。其中提出,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本次改革沒有對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成長層股票交易新增投資交易門檻,仍為具備“50萬元資產+2年經驗”的門檻和投資經驗即可。另外,按照《科創板意見》要求,投資者投資科創成長層新注冊的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之前需要簽署專門風險揭示書。
NO.3 上交所發布《科創成長層指引》,存量32家未盈利企業即日起進入科創成長層
7月13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表示,這次改革沒有針對未盈利企業納入科創成長層設置額外的上市門檻,存量32家未盈利企業將自指引發布實施之日起進入科創成長層,新注冊的未盈利企業將自上市之日起進入。投資者參與新注冊科創成長層股票的申購、交易,需簽署《科創成長層風險揭示書》。
NO.4 上交所:科創成長層調出條件實施“新老劃斷”,提高新注冊未盈利企業調出條件
7月13日,上交所正式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等配套業務規則。其中提出,科創成長層調出條件實施“新老劃斷”。存量企業調出條件保持不變,仍為上市后首次實現盈利,有助于穩定存量企業和投資者預期;同時提高新注冊未盈利企業調出條件,推動新上市公司加速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科創成長層企業按照規定發布符合調出條件的公告后,上交所原則上在2個交易日內將企業調出。上交所將加大調出前后的監管力度,強化上市公司日常監管和異常交易監管聯動。
NO.5 華安證券:繼續看好銀行的后續趨勢性上漲行情
7月13日,華安證券表示,從銀行股本輪上漲的內在運行邏輯,即高股息支撐來看,我們繼續看好銀行的后續趨勢性上漲行情。銀行股通過分子端高分紅維持高股息率的內在邏輯仍然強勢和確認。根據測算,短期若考慮2024年報年中分紅落地,在8月初前銀行股息率有望提升0.3-0.62個百分點。中期若考慮 2025 年中報分紅落地,保守估計在2026年1月初前銀行股息率有望再度提升0.6-1.21個百分點。
NO.6 近500家A股公司發布業績預告,13家凈利同比預增上限超800%
據Choice數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共有483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包括華銀電力、三和管樁、先達股份、天保基建、深深房A、北方稀土、華西證券、牧原股份、國聯民生、高德紅外、永鼎股份、世龍實業、圣農發展在內的13只個股凈利同比預增上限超800%。
NO.7 廣東9部門聯手健全創業支持體系,提出5方面18條措施著力提升創業質量
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健全創業支持體系提升創業質量的若干措施》,提出5個方面18條措施,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著力構建“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四創聯動的支持體系,面向重點群體分型分類提供創業支持保障,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培育發展更多創業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創業主體,為促進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支持。
NO.8 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在京開幕,聚焦AI與人類未來
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于7月13日在北京開幕,主題為“聚焦基礎科學 引領人類未來”,共有80多位中外院士、近千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會,大會將持續到25日。本次大會將舉辦500余場學術報告及衛星會議,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將重點圍繞數學、物理、信息科學和工程三大領域分享前沿成果,展望未來發展方向。
NO.9 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人才缺口高達上百萬,智駕工程師供需比僅0.38
7月13日,據央視新聞報道,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人才缺口高達上百萬,智駕工程師供需比僅為0.38。為應對人才結構化矛盾,以長安汽車為例,企業目前已制定完2026屆校招計劃,將持續增加智能化、新能源、軟件等核心領域技術技能人才引進,招聘規模預計提升30%以上,拓展20所以上相關專業高校。
NO.10 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將獲SpaceX最大外部投資
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13日,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創辦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同意向同為馬斯克創辦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投資20億美元。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是SpaceX最大的外部投資之一,占xAI近期50億美元股權融資的近一半。2023年7月,馬斯克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正式加入人工智能賽道。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