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21:25:23
作為全球最大赤蘚糖醇生產商,三元生物正面臨歐美反傾銷沖擊。7月15日,公司收到美國商務部反傾銷初裁結果,適用450.64%反傾銷稅,對美市場銷售造成影響。此前,歐盟也對中國赤蘚糖醇啟動反傾銷調查,三元生物被征收156.7%反傾銷稅。為應對挑戰,該公司正加快推進東南亞、印度、中東等新興市場布局,并調整銷售策略,重點發力國內市場,同時推廣新產品,優化出口產品結構。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魏文藝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赤蘚糖醇生產商,三元生物(301206.SZ,股價29.40元,市值59.48億元)正面臨歐美反傾銷的沖擊。
7月15日晚間,三元生物公告稱,于當日收到美國商務部關于本次赤蘚糖醇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公司作為強制應訴企業,適用450.64%的反傾銷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三元生物雖稱上述結果僅為初裁結果,但也提到,本次美國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對公司在美市場的銷售確實造成了一定影響,后續影響程度仍需結合調查進展及市場變化綜合研判。
作為應對,三元生物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除了重點發力國內健康消費品市場,正在加快推進東南亞、印度、中東及“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的布局,以分散美國市場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來源:三元生物公告
今年2月6日盤后,三元生物曾發布了一則關于美國對中國赤蘚糖醇啟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進展公告。公告顯示,根據公司初步測算,本次“雙反”涉案產品赤蘚糖醇在美國協調關稅表(HTSUS)中的分類為子目2905.49.4000和2106.90.9998(前述稅則號僅供參考,產品是否涉案,具體應以產品范圍描述為準)。在反傾銷調查期間(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出口至美國的金額為893.48萬美元,約占公司營業收入的20.18%。
更早之前,美國生產商Cargill, Incorporated公司于美國時間2024年12月13日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交申請,要求對原產于中國的赤蘚糖醇產品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今年5月13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關于本次赤蘚糖醇反補貼調查初裁結果,三元生物作為強制應訴企業,適用3.49%的反補貼稅。
兩個月后,美國商務部公布關于本次赤蘚糖醇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
三元生物在7月15日晚間的公告中稱,于當日收到美國商務部關于本次赤蘚糖醇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公司作為強制應訴企業,適用450.64%的反傾銷稅。目前,反傾銷調查尚未結束,上述結果僅為初裁結果,美國商務部尚需進一步核查后作出最終裁定。
每經記者注意到,在美國商務部關于此次雙反初裁結果公布之前,歐盟于今年1月16日公布了對原產于中國的赤蘚糖醇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的最終裁定結果。
公告顯示,歐盟委員會公布了關于上述赤蘚糖醇反傾銷調查終裁公告,決定對中國涉案產品征收反傾銷稅,主要內容如下:三元生物涉案產品赤蘚糖醇(純赤蘚糖醇或混合后其他產品含量低于10%的赤蘚糖醇)被征收156.7%的反傾銷稅;其他涉案公司的產品將分別適用34.4%至233.3%不等的反傾銷稅。上述反傾銷措施于歐盟終裁公告發布次日(即2025年1月17日)起生效,實施期限為5年。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赤蘚糖醇生產企業,三元生物對歐美的雙反的應對,無疑受到了外界較大關注。
對于歐盟的反傾銷裁定,三元生物在1月17日晚間的公告中提到,歐盟加征高額反傾銷關稅對公司赤蘚糖醇出口歐盟市場產生了一定影響,導致公司赤蘚糖醇的價格競爭力有所下降。自初裁結果公布以來,部分客戶因無法承受高額反傾銷稅而停止進口公司產品。盡管如此,仍有部分客戶選擇繼續合作,并愿意承擔較高關稅。
據每經記者觀察,對于國內赤蘚糖醇頭部企業而言,歐美市場是其主要銷售區域之一。在2024年財報中,三元生物提到,公司產品以外銷為主。2024年度,公司外銷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70.70%,主要出口市場涵蓋歐美、日韓及澳新等地區。
對于7月15日的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三元生物表示,本次美國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對公司在美市場的銷售確實造成了一定影響,后續影響程度仍需結合調查進展及市場變化綜合研判。
事實上,隨著歐盟和美國對中國赤蘚糖醇產品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并征收高額關稅,中國赤蘚糖醇企業在歐美市場的出口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國際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受到一定挑戰。
三元生物在2024年財報中提到,國內生產企業需要重新評估市場戰略,積極尋求多元化的銷售渠道和產品創新。通過拓展新興市場、升級產品結構和布局海外產能,中國赤蘚糖醇企業正加快轉型升級,提升全球競爭力,在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中探索新的增長機遇,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具體應對措施上,三元生物在7月15日晚間的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包括將原先以出口為主的銷售策略逐步調整為“內外并重、適度內傾”,重點發力國內健康消費品市場。
三元生物還提到,公司正在加快推進東南亞、印度、中東及“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的布局,以分散美國市場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公司積極推廣新產品優質甜菊糖(萊鮑迪苷M),加速提升阿洛酮糖產能,推動塔格糖的量產籌備,通過差異化產品布局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增強整體外貿業務的穩定性和抗壓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