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人保健康顧春生:中端醫療險應平衡普惠性與可持續性 | 醫療險研討會②

2025-07-17 21:03:52

7月10日,“商業醫療險破局”閉門研討會在京舉行,聚焦商業醫療險深層次挑戰及破局之道。會上,行業代表就DRG醫保支付改革、帶病體醫療險創新等議題展開研討。人保健康上海分公司顧春生指出,健康險市場存在結構性矛盾,建議構建三級產品矩陣破局,并呼吁政策協同共建帶病體風險池。針對帶病體醫療險供給不足,他建議產品創新轉向“動態共擔”,平衡普惠與盈利。

每經記者|涂穎浩    每經編輯|廖丹    

當前,商業醫療險市場競爭已進入深水區。行業如何突破增長桎梏、明晰發展路徑,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7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及旗下保通社成功舉辦“商業醫療險破局”閉門研討會,邀請健康險、產壽險公司健康業務負責人及第三方醫療服務機構代表等核心力量,針對“商業醫療險深層次挑戰及破局之道”“DRG醫保支付改革帶來的發展機遇”“帶病體醫療險的創新突破路徑”等多個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

會上,嘉賓們立足業務一線實踐,充分交流、碰撞思想,帶來兼具前瞻性與實操性的觀點,為商業醫療險行業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提供了重要參考。

在醫保“保基本”的定位下,DRG/DIP改革催生特需醫療、康復、護理等新市場需求,也讓商業健康險思考自身的定位。

“多家行業頭部公司開發了中端醫療險產品,覆蓋公立醫院國際部/特需部、私立醫院的產品,納入創新藥械,滿足中高收入群體需求。”在閉門研討會上,人保健康上海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顧春生在分享對中端醫療險市場觀察時表示,一些較為典型的產品以差異化設計引爆市場,精準觸達“亞健康中等收入群體”,該類產品是否真正構建了“需求洞察—風控創新—生態協同”的全鏈路能力,平衡普惠性與可持續性,最終實現長期價值,值得密切關注。

除了加速增長的醫療險,在談及細分功能型產品突破時,顧春生提到,業內加速布局護理險、失能險,如人保健康推出稅優終身護理險、“青山在”失能收入險等,覆蓋多種特定疾病和意外傷殘,持續性給付填補收入缺口。

人保健康上海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顧春生 

構建三級產品矩陣破解供需不匹配

中國健康險市場歷經二十年快速發展,規模已從2005年的不足300億元躍升至2025年的近萬億元,實現跨越式增長。然而,行業深層次挑戰逐漸顯現,成為亟待突破的發展瓶頸。

顧春生指出,當前健康險市場呈現顯著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百萬醫療險占據主流但同質化競爭加劇,推高行業費用率;另一方面,中高端醫療險、護理險、專病保險等細分領域供給不足,群眾購買意愿偏低。尤其在創新藥械保障領域,2024年商業健康險支付規模僅124億元,主流險種對創新藥械責任納入有限,帶病體人群的專項保障產品稀缺。這一困境背后,是商業醫療險設計缺乏權威的醫療、醫保、醫藥數據支撐,創新藥械風險評估體系不完善,跨行業數據合作深度與應用場景仍需拓展。

渠道效能瓶頸亦不容忽視。顧春生分析,傳統個險渠道受人力成本高企與監管趨嚴影響增速放緩;互聯網渠道雖保持高速增長,但面臨用戶教育不足、逆選擇風險等問題;團體保險則因綜合成本率高企,長期面臨盈利難題。

針對上述痛點,他將構建三級產品矩陣視為破局關鍵:基礎層面向全人群,優化“惠民保”產品,通過政府聯動與醫保個人賬戶支付撬動家庭參保;中端層聚焦中等收入家庭,開發銜接DRG缺口的專項產品,覆蓋特需醫療、外購藥保障及直付網絡;高端層服務高凈值人群,在高端醫療保障基礎上提供全球醫療資源接入。

值得關注的是,為應對DRG/DIP改革影響,行業加速布局中端醫療險。顧春生認為,業內已積極探索相關產品,精準觸達曾被傳統保險拒保的非標客群,尤其是41歲至50 歲“亞健康中等收入群體”,這類人群有商業保險意識且具備支付能力,但因慢性病或既往癥被傳統保險拒保,對確定性醫療資源需求強烈。未來,行業需驗證相關產品能否構建“需求洞察—風控創新—生態協同”全鏈路能力,在普惠性與可持續性間找到平衡,實現長期價值增長。

建議政策協同,共建帶病體風險池

當下,帶病體醫療險的發展正面臨“需求旺盛與供給不足”的突出矛盾。

顧春生指出,目前商業健康險主要覆蓋15%的健康人群,而輕癥、重癥及慢病人群的保障明顯不足——包括2.45億高血壓患者、1.3億糖尿病患者在內的群體尚未被充分納入保障范圍。從消費潛力看,帶病體人群家庭年均保費預算達5887元,高于健康人群的4670元,且88%的已購用戶計劃續保或加保,需求端動能強勁。

供給端則呈現“規模小、品類集中”的特點。數據顯示,2024年帶病體保險市場規模約120億元,同比增速50%,但產品形態集中于三類:不限制患病狀態的惠民保、費率可調長期醫療險,以及癌癥、糖尿病并發癥等專病復發險。從市場參與度看,僅12家險企推出帶病體專屬產品,覆蓋病種集中于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非標體人群醫療險滲透率不足5%。在4億帶病體人群中,90%未獲得商業保障,例如乙肝患者可投保產品不足10款,且免責條款嚴苛。

顧春生分析,該領域的核心挑戰在于:一是數據壁壘與定價難題,醫療數據分散導致險企缺乏帶病體人群長期病程數據,精算依賴有限樣本,易引發定價偏差;二是風控邏輯沖突,帶病體保險需通過動態健康管理降低出險率,與傳統保險“低頻高損”運營模型不兼容,部分產品通過“責任縮減”控風險,削弱了保障價值;三是普惠與盈利難平衡:惠民保因低價吸引帶病體投保,但健康體參保意愿下降推高賠付率,專病保險則受限于受眾規模,風險分攤能力不足。

針對上述痛點,其建議產品創新轉向“動態共擔”,通過分層設計細分風險,如百萬醫療險擴展自籌資模式、惠民保擴大人群共濟;聚焦高發癌種開發復發險,探索“按療效付費”等。他還建議政策協同,共建帶病體風險池,建議由政府牽頭建立省級特定帶病體(如罕見病)風險防范機制,支持保險公司研發產品,協助宣傳推廣,做好托底,鼓勵市場尋找解決辦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精品在线盗摄 | 日本免费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中字幕日产AV片在线 |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院视频 | 中文字幕三级专区 |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