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9 07:00:03
7月19日,是南京銀行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日子。
2007年的今天,南京銀行擁有了一組新的代碼——601009,也增添了一個新的身份——A股上市銀行,站在中小銀行競相上市的潮頭,成為國內首家登陸滬市主板的城商行。
十八年來,南京銀行始終堅持穩健經營、穩中求進,有序拓展機構布局,持續豐富業務版圖,逐漸成長為一家經營范圍覆蓋京滬杭及江蘇全域,擁有基金、理財、消費金融等多個業務牌照,具有多元服務能力的區域綜合金融服務商。
一路走來,乘著中國經濟騰飛的浩蕩長風,把握金融行業發展的時代紅利,南京銀行已躋身國內20家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市值從202億元增加至1440億元,成為上市銀行中的優等生,在資本市場的風云際會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倒逼國內銀行業加快市場化改革,提升經營管理,增強市場競爭力。
在這一背景下,南京銀行審時度勢,加快推進改革進程。2001年11月,正式引進國際金融公司(簡稱IFC)投資入股,成為全國第三家引入外資機構的商業銀行。2005年10月,法國巴黎銀行受讓IFC和其他中小股東合計19.2%的股份,正式戰略投資南京銀行,成為該行第二大股東。
引進戰略投資者后,南京銀行資本實力大幅增強,同時積極借鑒外資機構先進經驗,在內部實施重組和改造,不斷優化股東結構、完善管理體制,逐漸建立起現代商業銀行公司架構和治理體系。2007年7月,南京銀行完成股票對外公開發行,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
上市以來,南京銀行通過配股、定向增發、可轉債轉股等多種方式,持續夯實資本實力,注冊資本從12.07億元增加至121.87億元。截至7月18日,南京銀行200億元南銀轉債已完成市場化轉股和摘牌,資本充足率得到顯著提升,業績增長空間進一步打開。
十八年間,一大批資本實力雄厚、企業文化相融的優質股東相繼加入,包括江蘇交通控股、中國煙草江蘇省公司等。目前,南京銀行國有股份占比53%,前5大股東持股比例約60%,構建了穩定且多元的股東結構。
南京銀行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梳理明晰職責邊界,既發揮黨委在公司治理的政治核心作用,又充分尊重和支持“三會一層”依法履職,打造了各司其職、規范嚴謹、有效制衡、協調運轉的科學治理機制。認真做好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管理等工作,與投資者保持密切的溝通反饋,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整體價值。
以上市為起點,南京銀行牢牢把握穩健發展主線,著力提升專業經營能力,實現了規模、質量、效益的跨越發展。資產規模從754.65億元增加至2.76萬億,是上市前的37倍;存、貸款規模分別達到1.65萬億元和1.34萬億元,是上市前的33倍和45倍;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02.73億元、歸母凈利潤201.77億元,分別較2006年增長約20倍和32倍;不良貸款率0.83%,連續十六年保持在1%以下......主要經營指標長期穩居城商行第一方陣。
上市十八年,南京銀行始終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使命,緊跟區域經濟脈動,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探索差異化經營模式,在科技金融、投行業務、綠色金融、金融市場等多個領域形成品牌特色和領先優勢。
作為國內率先探索科技金融的商業銀行之一,南京銀行以“投貸聯動”特色模式為引領,從資金提供者轉向資源整合者,創新開發“政銀園投”“科創鑫貸投”“認股權登記+貸款”等多筆行業首單、首創業務,構建了“融資-融智-融商-融生活-融無限”的一體化服務生態。多年來,已累計服務科技企業超7萬戶,提供信貸支持超7000億元。
南京銀行綠色金融起步較早,依托自主開發的碳核算系統和“智繪綠金”平臺,該行有效銜接“減排”和“減費”,先后落地碳配額質押貸款、碳表現掛鉤貸款、產品碳足跡掛鉤貸款等多個創新產品,激勵企業降低碳排放換取利率優惠,更好滿足特色化融資需求。目前,綠色貸款余額超2500億元,在全部貸款中占比超19%,位居銀行業前列。
致力構建“智慧、精準、有溫度”普惠金融體系,南京銀行以“標準+定制”“線上+線下”雙輪驅動,打造數智普惠業務模式,持續迭代“鑫e小微”產品體系,累計服務客戶超11萬戶。截至2024年末,普惠金融貸款余額超1340億元,客戶數超4.5萬戶,近五年年均增幅近30%。
金融市場業務是南京銀行的一大特色。基于突出的專業能力和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南京銀行于2013年發起設立紫金山·鑫合中小銀行合作平臺,從同業業務起步,推動中小銀行互利合作、共同成長。目前成員行數量已達133家、總資產規模超47萬億元,設立八大專業委員會,合作內容涵蓋金市、零售、公司、風險、科技、人力等多個領域,走出了一條中小金融機構合作共贏的特色路子。
身處數字經濟時代,南京銀行堅定不移推進數字化轉型,聚焦提升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豐富迭代“鑫e政務”“鑫e科企”“鑫福薪”等數字化產品與服務供給,讓金融服務深度融入企業生產、居民生活的各類場景,在加快數實融合中構建了新的發展動能。
南京銀行在新一輪五年規劃中明確提出,將打造科創銀行、投資銀行、財富銀行、交易銀行、數字銀行五張名片,其策略就是進一步塑強優勢、鍛造長板,繼續走好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努力打造一流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內經濟高速增長,企業、居民金融多元化需求加速涌現,南京銀行積極順應市場發展趨勢,持續布局綜合化經營。
探索始于2006年。在監管部門的積極支持下,南京銀行入股日照銀行并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此后,相繼投資參股江蘇金融租賃、蕪湖津盛農村商業銀行,主發起設立宜興陽羨和昆山鹿城兩家村鎮銀行,從單一銀行業務不斷向集團化、綜合化經營邁進。
2013年,南京銀行發起設立鑫元基金,成為國內首批設立基金公司的城商行;2020年,設立全資子公司南銀理財,系江蘇首批城商行系理財子公司;2022年,與法國巴黎銀行合作完成控股權收購,設立南銀法巴消費金融公司,2024年又成功吸引IFC投資入股,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至此,南京銀行經營范疇已涵蓋基金、理財、消費金融、村鎮銀行等多個金融業態。通過發揮集團多元金融服務優勢,強化全維度經營,客戶綜合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南京銀行董事長謝寧曾多次提到“One Bank”理念,即大力加強集團內部協同和業務聯動,打通客戶服務和渠道共享,提升客戶綜合經營能力,加快釋放集團化發展產能。目前,三家子公司均已躋身行業主流陣營,2024年合計為集團貢獻凈利潤9.38億元,較上一年增長28.67%。
近年來,南京銀行主動適應時代變革,加快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扎實做好客戶經營。2024年以來,在新一任領導班子帶領下,該行以高質量發展大討論為引領,從精健組織、精細管理、精益經營等多個維度實施全面改革,全面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不斷夯實客戶和業務基礎,推動實現均衡、協調的高質量發展。
南京銀行高度重視股東回報,深入踐行價值創造的經營理念,建立完善科學的投資者回報機制,積極實施利潤分配,持續兌現與投資者分享發展紅利、共享發展成果的價值承諾。
2007年上市以來,南京銀行連續18年實施分紅,派息率長期維持在30%以上,累計分紅金額459.39億元,此外還向股東送轉股份56.67億股,給予投資者豐厚的回饋。2024年,南京銀行積極響應監管部門的號召,在上市銀行中率先實施中期分紅。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南京銀行股票股息率為4.70%,保持行業較高水平。認購并持有南京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投資者,僅股價上漲一項,其投資回報累計已達323.60%。
肩負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的雙重責任,南京銀行積極支持慈善公益事業,長期躬身教育、助學等公益領域。2011年,發起設立“南京銀行圓夢基金”,資助困難學子完成高等教育階段學習,已連續14年開展“圓夢行動”慈善助學活動,累計捐款1870萬元,幫助2700多名困難學子圓夢大學。
得益于穩定增長的規模效益、穩健經營的良好形象,南京銀行品牌影響力日益凸顯,先后被國內外權威機構或組織授予年度最佳城市商業銀行、最佳綠色金融區域性商業銀行、卓越財富管理銀行、上市公司百強等榮譽,品牌價值穩步提升。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