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17:09:48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葉峰
8月1日,匯豐晉信、融通、諾安基金等公募機構紛紛宣布,將增加個別保險公司為旗下規定產品代銷機構,陽光人壽、中國人壽等在列。此前,相關基金公司與保險公司的代銷合作也在進行,合作的產品名單也在不斷更新和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與保險公司的代銷合作并不常見。目前,險企中代銷數量最多的是中國人壽(代理公司除外),也僅為6250只。隨著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的調降,險企的產品銷售遭遇困境。從近期公募與各類保險機構的合作公告來看,合作代銷的公告數量較多。盡管保險機構有龐大的客戶群體,但客戶風險偏好的差異以及兩類機構的協同效應仍需磨合,能否雙贏仍需觀察。
基金公司與保險公司積極合作代銷,權益類產品增多
雖然基金公司能與許多持有基金銷售牌照的機構展開合作,但其中,保險公司并不多見。而從近期公告的內容來看,兩類機構的合作又頻繁起來了。
8月1日,匯豐晉信、融通、諾安基金等公募機構紛紛宣布,將增加個別保險公司為旗下規定產品代銷機構,陽光人壽、中國人壽等在列。
Wind統計顯示,在所有代銷機構中,保險公司的代銷基金數量并不算多。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所有取得基金銷售牌照的保險公司中代銷基金數量最多(代理公司除外),截至8月1日,代銷基金只數達到6250只,與代銷數量最多的上海天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11114只相比,差距較大。
來源:Wind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保險公司以往代銷的往往是一些固收類產品或貨幣型基金。從近期公布的代銷名單來看,權益類產品頻頻出現。在8月1日公告的匯豐晉信基金新增中國人壽為旗下開放式基金代銷機構及其產品名單中,三只產品全部為主動權益類產品。
類似代銷權益類產品的情況還有不少。8月1日,融通基金與中國人壽的代銷合作最新名錄顯示,7只公告合作代銷的產品全部為權益類產品。
7月以來,A股市場熱度不斷提升,成交額屢創階段性新高,人氣提升的背后,基金代銷機構也因此受益。盡管兩類金融機構的資管風格不同,但這也反映出權益市場對各類資金和投資人的吸引力在增加。
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迎調整,產品銷售策略或生變
保險公司之所以受關注,是因其風險偏好偏向保守,與公募基金在產品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目標上存在明顯差異。盡管目前險企與基金的合作仍以代銷為主,但記者了解到,在新的政策要求下,險企的銷售策略已出現調整。
前不久,保險業協會公布,當前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為1.99%。隨后,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工銀安盛人壽等頭部公司陸續公告,將傳統型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從2.5%下調至2.0%;投資型產品中,分紅險的保證利率上限從2%調整為1.75%,萬能險從1.5%下調至1.0%。
有業內人士指出,存量高利率產品短期內可能仍具吸引力,但調整后的長期影響尚難判斷。8月1日,北京某大型保險公司渠道業務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公司正調整銷售策略,核心原因是“保險不好賣了”。
“基金比保險好賣,客戶的抵觸感明顯更低。”該人士透露,公司已不再將保險產品作為客戶資產配置或理財規劃的唯一選項。“賣基金能帶動保險銷售,滿足客戶多元化的財富管理需求,從單純的風險保障延伸至投資增值,進而增強客戶黏性。不過,最終還是以賣保險為主,畢竟保險產品才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對銷售人員來說傭金收入也更高。”
據了解,目前保險行業已有不少公司在探索多元銷售模式,甚至動員部分內勤員工轉崗外勤,同時配套更具激勵性的考核機制。
前述受訪者提到:“實際業務中,很多人會把基金等產品當成主銷品類,因為這些產品短平快、易促成;反觀保險,銷售流程復雜,難度確實更大。公司的核心目標是整體增收,所以把基金等產品作為'鉤子',而實務中基金好賣也是事實。這既符合客戶對靈活投資的需求,也能借助基金銷售的優勢反哺保險業務。”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