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融媒體中心 2025-08-11 20:56:15
廣元市劍閣縣普安鎮是一座擁有1700余年厚重歷史的古城,在前些年縣城搬遷后,卻一度面臨“衰老”的挑戰。然而,這座被鶴鳴山、臥龍山、漢陽山環抱,又有聞溪河穿城而過的千年古城,并未就此沉寂。如今的普安鎮,古韻猶存、活力煥發——餐飲店、咖啡館林立,文創攤點引得年輕人頻頻駐足流連,“煙火氣”更勝往昔。
近年來,普安鎮先后獲得“全國重點鎮”“四川省衛生縣城”“四川省‘百鎮建設行動’鎮”“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鎮”“四川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等榮譽。
普安鎮是如何掙脫發展束縛,實現令人驚嘆的“逆生長”?答案藏在攻堅克難的舊改、蓬勃發展的產業和生機盎然的鄉村里。
普安鎮全貌。
破“繭”
啃下舊改“硬骨頭” 老城煥發新生機
曾經,普安城區空間狹小、設施陳舊、交通擁堵,不規則的地勢和穿城而過的河流,讓城市更新步履維艱。
守正更要創新,創新必須變革。一場讓老城脫胎換骨的攻堅戰全面打響。
攻堅“臟亂差”,舊貌換新顏。普安鎮積極爭取資金,努力啃下老舊小區這塊“硬骨頭”。破敗的房屋被精心修繕,蛛網般的管網得以遷改整治,曾經坑洼的路面變得平整寬敞,路燈點亮了夜晚的角落,新增的綠化點綴著街巷。基礎短板的補齊,讓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耙郧暗厣衔鬯畽M流,現在干凈敞亮,住著舒心多了!”普安老街居民王春先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織密路網“經脈”,打通城市“堵點”。普安鎮以道路硬化黑化為抓手,不斷延伸城市“骨架”。繞城東線的貫通,形成了閉合的城市環線,有效分流了穿城車輛。同時,精心規劃建設步游道,合理增設停車位200余個,讓市民出行和訪客停車不再是難題。
重塑古韻風貌,擦亮“千年劍州”名片。普安鎮堅持保護與開發并舉,精心修繕鐘鼓樓等歷史遺跡、人文景點。重點打造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街區、餐飲美食街區,以及迎賓大道、濱江景觀大道。統一的綠化亮化工程,讓“蜀道名邑、千年劍州”綻放新風采,古城的韻味在現代化的更新中得以傳承和升華。
鑄“翼”
點燃產業“主引擎” 項目跑出“加速度”
普安人深知,“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工業成為驅動這座老城重新起飛的關鍵引擎。
食品園區聚鏈成勢。位于普安鎮唐家坪的食品工業園區盤活10萬平方米閑置廠房資源,成功引進“川老頭”“香滿路”“劍門火腿”等一批優勢龍頭企業。這些企業不僅有成熟的醬腌菜、調味品生產工藝和廣闊銷路,更積極推行原料本地化采購,有效帶動了周邊農戶增收就業。
金劍園區擴容升級。全力推進金劍工業園區二期建設,目標擴容1046畝。園區積極對接、爭取鋁產業等重大工業項目落地,旨在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為普安工業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截至目前,四川普羅莎鋁業有限公司、四川廣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入駐園區開工投產,山東山拖凱泰農業裝備有限公司年產2000臺(套)拖拉機及配套產品生產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四川匯利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喬曼門窗有限公司即將入駐園區。
精準招商積蓄動能。聚焦清潔能源、新型建材、食品飲料等優勢領域,將目光瞄準結對幫扶該縣的廣安、杭州等城市,以及產業契合度高的區域,實施精準靶向招商,著力引進具有帶動力的大項目、好項目,為普安未來發展積攢強大后勁。
一個個項目從洽談到簽約落地,從建設到投產,不斷刷新著普安項目建設的“速度”,為這座老城的經濟肌體注入了澎湃的新鮮血液。
繪“綠”
唱響鄉村“振興曲” 田園綻放“共富花”
盛夏時節,水池村的冬棗園里,即將豐收的喜悅寫在了果農的臉上。近年來,水池村的冬棗,已經成為普安農業一張閃亮名片。
特色產業強基固本??茖W布局,構建起以冬棗、獼猴桃、砂糖橘、軟籽石榴、中藥材等為主的特色產業版圖,總面積突破22000畝。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模式,通過保底收購、技術指導等方式,實現企業、村集體和農民三方共贏。2024年,普安鎮19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分紅達146.84萬元,惠及34615人。
園區引領提質增效。持續鞏固提升水池村、柳埡村、抄手鋪(2800畝獼猴桃核心基地)、石洞溝等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平,推動農業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邁進,不斷提升產業能級和效益。
農文旅融合綻放魅力。積極探索全域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深度融合路徑,著力打造光榮村、水池村等鄉村振興示范點。精心規劃“攔馬墻—鶴鳴山—劍州古城—石洞溝—劍門石斛”精品旅游環線,加快推進攔馬墻生態旅游基地建設,打響普安特色農文旅品牌,將本地田園風光和特色文化轉化為“美麗經濟”。
多鏈聯動拓寬富路。創新探索“線上+線下”“短期+長期”“鎮內+鎮外”等多種產銷對接和增收模式。推動產業鏈條互聯互通,積極培育休閑農業、采摘體驗、農產品電商等新業態,為農民開辟更多元、更穩定的增收渠道。
今天的普安鄉村,果園、菜園、藥園,園園相連;養牛場、養豬場、養魚場,場場興旺;加工廠、凈化廠、處理廠,廠廠呼應。一幅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鄉風淳的“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美麗畫卷,正在普安徐徐鋪展。
擎“旗”
初心鑄魂扛使命 一枝一葉總關情
黨建引領,是普安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實現蝶變的“靈魂”所在。
在普安鎮從千年古邑向活力新城華麗轉身的過程中,鮮紅的黨旗始終高高飄揚,指引著方向,凝聚著力量。普安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理念,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老城復興的磅礴動能,書寫了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篇章。
強基固本,筑牢發展“硬堡壘”。普安鎮黨委緊緊圍繞縣委“1233”執政興縣戰略,立足“千年文化古鎮、經濟發展重鎮”定位,錨定“一核、兩極、三區、四園”發展格局,將黨建有關要求貫穿發展始終。
創新機制,織密基層服務網。高標準謀劃推進“黨建+網格化”工作機制,織就覆蓋全鎮的“一張網”。精準對接基層黨建、社會治理、應急救援等群眾最迫切的需求,有效破解基層治理難題,將黨的組織觸角延伸到“神經末梢”,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辦好實事,共享發展“新紅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果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祉。
教育為本,強根基。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轄區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達100%,鼓樓幼兒園成功創建“省級示范幼兒園”,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優質教育資源惠及千家萬戶。
健康守護,筑防線。不斷完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村(社區)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持續深化。僅2023年以來,完成適齡婦女“兩癌”篩查1509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全覆蓋,為315名特殊人群建立健康檔案,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文體惠民,潤心田。文體事業蓬勃發展,新建多功能運動場1個,鶴鳴山道教文化公園完成提檔升級。投入50余萬元建成3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年均開展送電影下鄉、送文化暨戲曲下鄉360余場,精心組織春節景觀小品、街道彩燈、煙花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極大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世界。
暖心服務,拓新路。投入34萬元建成省級第三批試點社會工作服務站,開展專業社會服務活動36次,服務群眾1.8萬余人次,為困難群體和特殊人群提供精準幫扶。扎實落實積極就業政策,每年組織“春風行動”等招聘會,將就業崗位送到群眾“家門口”。
生態宜居,增底色。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用活用好“林長制”“河長制”“田長制”等制度,生態環境治理有力有序、成效顯著,守護好普安的綠水青山。
陽光治理,聚民心。全面推行“陽光票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黨務、鎮務、財務、村(居)務的規范公開透明,不僅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更有效凝聚了黨心民心,為各項事業發展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環境。
思想淬煉,礪初心。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持續強化思想引領,激勵全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銘記初心使命,在推動老城煥新、服務民生福祉等各項中心工作中沖鋒在前、擔當奉獻。
同“頻”
協同競進謀發展 繪就“雙核”新藍圖
“劍閣老縣城普安與新縣城下寺之間,各具稟賦資源,各有發展優勢。如何共同打響劍閣‘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必須協同發展?!眲﹂w縣委常委、副縣長、普安鎮黨委書記唐鐳珂道出新老縣城協同發展的重要性。
“雙核”優勢顯潛力。劍閣縣在發展中尊重歷史、面向未來,堅持“民生優先、發展優先”,著力構建新老縣城協同并進的獨特格局。下寺新城依托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水源充足的優勢快速發展;普安老城則憑借深厚的歷史底蘊、穩定的人口基數、相對優越的地勢以及日益凸顯的產業布局形成強力支撐。
改革賦能促躍升。2020年,劍閣縣擂響改革戰鼓,強力推進普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將原城北鎮、聞溪鄉、田家鄉以及涼山鄉的6個村和北廟鄉的3個村一起并入普安鎮。這一重大區劃調整,使普安鎮區域面積拓展至297.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10萬余人,下轄38個村(社區)、228個村(居)民小組,干部隊伍力量整合增強。普安鎮也成為廣元市唯一入選全省32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的鄉鎮。
資源整合強輻射。改革后,普安鎮乘勢而上。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新一輪東西部協作重大機遇,強力推進工業園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文旅融合鄉村休閑園區建設。整合后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加速釋放,對周邊鄉鎮的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發展潛力得到空前釋放。2023年,劍閣縣將普安鎮自然資源所升格為縣自然資源局普安分局,進一步下放權限、提升服務效能,讓普安在改革春風中加速騰飛。
結 語
櫛風沐雨,砥礪奮進。近年來,普安鎮以黨建為“筆”,以實干為“墨”,在千年古邑的畫卷上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從黨建引領筑牢堅實根基,到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再到繪就“雙核”協同宏偉藍圖,普安鎮的每一步跨越都印證著初心與使命的力量。展望未來,普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培偉信心滿懷:“我們將堅持疏堵與擴容兼顧、規范與經營同步,持續優化商業布局,鞏固‘天府旅游名縣’成果,不斷拉伸城市‘骨架’,為這座千年老城騰飛蝶變開拓更廣闊的空間?!?/p>
圖片均由普安鎮政府提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