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19:10:13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趙云
上周,債券市場依然延續調整,疊加A股表現強勁,市場風險偏好仍在提升當中。
有意思的是,債基卻頻頻出現恢復大額申購的現象。
盡管從官方的表態來看,這是為了滿足投資者需求,但也有分析指出,這是為了應對股市現階段可能出現回調的避險需求。而從基金的收益率來看,依然沒有到重點配置債券資產的時候。
在滬指站穩3800點的背景下,上周(8月18日至24日)不少債基卻準備“開門迎客”了,頻頻恢復大額申購。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債基是投資界的一類固收理財工具,因為其收益較低,所以穩健的同時,兼顧著資金的安全保障。但是,在市場風偏逐漸提高的當下,這樣的避險需求似乎并不是主流策略。
8月23日,長盛基金發布公告稱,長盛盛逸9個月債券將從8月25日開始,恢復大額申購,原因是為了滿足投資者需求。無獨有偶,平安惠嘉純債債券也在8月23日公告稱,將從8月25日起,恢復個人投資者申購。
類似的恢復申購,以及恢復大額申購的債基公告,在上周頻頻出現,尤其是后半周較多。盡管從官方的表態來看,恢復申購是為滿足投資者需求,但也有分析認為,主要是應對部分投資者的避險需求。
有分析指出,A股雖然再創階段性新高,但也有投資者擔心市場成交不足,增量資金有限,獲利盤有兌現的需求。然而,8月25日的市場行情又一次讓“空方”的預期落空了。
8月25日,A股再現強勢走勢,滬指報收于3883.56點,當日上漲1.51%。深證成指漲2.26%,創業板指漲了3.00%,全市場成交額放量至3.18萬億元;各大行業指數也紛紛上漲。
諾安基金分析指出,在內需緩慢修復疊加流動性整體偏充裕背景下,債市尚無趨勢性走熊的基礎,但邊際上,商品、股票等風險資產趨勢依然較強,疊加資金行為如公募基金仍有凈賣出形成負反饋擾動等可能,債市偏空因素依然較多。
上周,純債型基金表現不佳,周度業績均值全部告負。Wind統計顯示,中長期純債基金的周度平均業績為-0.13%,短期純債基金的周度平均業績為-0.04%。而這樣的單周業績均值告負的情況在近期已經多次出現。
諾安基金分析指出,考慮到貨幣政策繼續寬松落地仍需等待,較低的收益率水平也約束下行空間,短期債市預計震蕩偏弱為主。
那么,到底是資金面的情況發生變化,還是其他?記者注意到,上周有7118億元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央行分別開展了2665億元、5803億元、6160億元、2530億元和3612億元逆回購投放操作。
其中,逆回購累計凈投放13652億元,疊加國庫現金定存到期2200億元,以及國庫現金定存投放1200億元,央行全周合計凈投放12652億元。資金面整體上由緊轉松,資金價格先上行再下行。
因此,資金面其實也較為寬松,所以,債市短期內震蕩的格局依然被權益市場的向好所影響。長城基金的分析指出,往后看,9月后美聯儲降息預期或繼續升溫,但降息路徑還難言一帆風順,降息預期或有反復。主要原因在于通脹方面存在不確定性,市場利率下行,對通脹的限制性下降,又導致通脹上行,反過來限制降息預期。
對于后市的投資策略,民生證券研報分析指出,短期利率調整后存在修復空間,但整體趨勢仍偏弱。因此,需要關注央行流動性投放對債市的支撐作用。建議采用啞鈴型結構,兼顧短端票息收益與長端高流動性個券的配置價值。在擇券過程中,需要關注流動性、存續規模、持有收益及IRR等因素的重要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