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09:41:15
得益于消費電子行業較高景氣度,以及蘋果、小米等核心客戶的持續增長,藍思科技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增長勢頭。
8月25日,藍思科技(300433.SZ)正式披露2025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29.60億元,同比增長14.18%;凈利潤11.94億元,同比增長35.53%。整體來看,主營業務在公司長期發展戰略指引下實現雙位數增長,效益與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作為知名的果鏈企業,近年來,藍思科技從事的蘋果業務逐漸拓展,目前為蘋果生產的產品包括iPhone、Apple Watch、Mac和Apple Vision Pro等。智能手機業務之外,近年來藍思科技積極拓展智能汽車、AI眼鏡、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逐步構建起多元化的增長格局。例如:公司已與國內及北美頭部人形機器人公司開展合作,今年1月公司已向智元批量交付靈犀X1人形機器人整機產品;今年2月藍思與Rokid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提供零部件、模組、整機組裝服務,加速產業降本及新品類滲透。
展望未來,隨著下半年旺季臨近,藍思在消費電子主業的訂單釋放,以及多項新業務加速落地,這些新興板塊有望為公司2025年全年業績帶來更多增量。
拆分各業務板塊來看,藍思科技的主營業務可以分為智能手機與電腦類;智能汽車與座艙類;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以及其他智能終端。
其中,智能手機與電腦類貢獻了主要的營收來源,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1.85億元,同比增長13.19%。公司持續鞏固在玻璃、陶瓷、藍寶石及金屬等外觀件、結構件與功能模組市場領先地位,完成了多款年度旗艦手機的研發和量產準備,配合頭部客戶量產了多款新品高端機型金屬中框,市場份額與盈利較上年快速增長。
直板機外,折疊屏手機的推出也為上游供應鏈帶來價值提升,尤其是備受關注的蘋果折疊屏手機正迎來新進展。近日,有消息稱,蘋果首款折疊屏手機將于2026年下半年正式發布,這將是iPhone產品線的一次重大革新。據悉,這款折疊屏iPhone將采用橫向"書本式"設計。在折疊屏技術方面,預計將采用UTG超薄玻璃,力求實現"零折痕"的視覺體驗。
針對藍思科技在折疊屏手機領域的最新布局,公司在近日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稱,作為超薄柔性玻璃的全球核心供應商,憑借對UTG技術的深厚積累、完善的專利布局和成熟的量產能力,公司具備明顯的先發優勢,已深度配合中國大陸、北美、韓國等客戶開發和量產相關產品,在UTG、CPI、PET保護膜、玻璃支撐板、鉸鏈、鈦合金中框等折疊屏核心部件占據領先市場份額。與此同時,公司作為北美大客戶外觀件和結構件的核心供應商,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與客戶通力合作,深入參與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迭代等全周期,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折疊屏新品開發和驗證均進展順利,已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產能規劃和投資建設,為折疊屏新機大規模量產做好準備。
智能汽車及座艙類業務板塊則是藍思科技的第二大業務,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能汽車與座艙類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1.65億元,同比增長16.45%。截至目前,公司已與北美大客戶在內的30余家國內外汽車頭部企業建立了合作,涵蓋了多個領先的智駕平臺,主要產品包括:中控屏幕、儀表盤、B柱、C柱、充電樁、內飾結構件等產品。公司智能汽車與座艙類業務快速增長,在全球智能汽車交互系統綜合解決方案行業的市場占有率達20.9%,排名榜首。
憑借在電子玻璃后道加工領域數十年的積累,藍思科技也在不斷拓展汽車業務邊界,公司充分發揮在玻璃減薄、化學強化、多層鍍膜和高精度加工的技術優勢,研發的汽車玻璃具備輕量化、隔音、隔熱、隔紫外線以及變色遮光等功能,可廣泛應用在汽車車窗、擋風玻璃及天幕玻璃。
據藍思科技方面介紹,公司超薄夾膠車窗玻璃以戰略級創新支點定位,成功導入國內頭部車企新車型量產體系,同步深化與全球科技品牌及歐美傳統車企合作,即將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公司已根據客戶需求啟動車窗玻璃產能建設,憑借技術壁壘與產能協同優勢,將成為公司的持續增長點。
近年來果鏈們也紛紛向其他產業領域發展,而藍思選擇積極卡位AI眼鏡+機器人等高增長賽道。
今年上半年,藍思科技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47億元,同比增長14.74%。公司具備智能頭顯、AI眼鏡及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設備的光學鏡片、結構件、功能模組至整機組裝的全棧式解決方案能力。
在AI眼鏡/XR頭顯等智能穿戴客戶合作方面,藍思科技在近期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介紹稱,公司配合北美大客戶多年研發,是第一代智能頭顯的外觀結構件核心供應商,并為其他北美頭部AI眼鏡客戶提供導光模組、Mic模組等功能模組和精密結構件。
國內市場方面,今年2月藍思宣布公司作為國內頭部品牌Rokid整機組裝合作伙伴,覆蓋從鏡架、鏡片、功能模組到全自動組裝線全鏈條生產。年初,“脫稿”演講火爆“出圈”的靈伴科技(Rokid)創始人祝銘明曾佩戴AR眼鏡出席活動,借助眼鏡的提詞功能完成了主題演講,迅速吸引了大量關注。
盡管當前AI眼鏡行業仍面臨光波導鏡片、核心模組等產能瓶頸,但藍思科技方面稱,隨著未來公司光學相關模組及光波導鏡片逐步導入和產能放量,預計將有效解決行業瓶頸;同時公司作為業內核心制造平臺,已與多家頭部客戶在智能穿戴領域長期合作,未來將以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充分保障客戶訂單,為公司智能穿戴業務貢獻增量。
人形機器人則是藍思科技戰略布局的新興賽道。目前公司已具備核心結構件的研發能力,成功量產六維力矩傳感器、行星滾柱絲杠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在外觀和交互層面,藍思還研發了曲面玻璃顯示技術、納米微晶玻璃技術,為人形機器人打造兼具輕量化、高強度的外觀解決方案。
產品交付上,今年1月藍思已向智元批量交付人形機器人產品,并深度參與靈犀X1機器人的關節模組、DCU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生產組裝與測試控制。此外,公司還為國內外多家人形機器人公司提供頭部模組、關節模組、靈巧手、軀干殼體等結構件及整機組裝服務;與北美機器人頭部客戶已確定頭部模組和結構件份額,靈巧手和結構件在送樣過程中。隨著北美頭部客戶加快新型號定型節奏,后續進行大規模量產,公司相關模組和結構件有望實現大批量供貨。
談及在機器人領域的發展目標,藍思科技表示,將致力于打造高度垂直整合的中國最大具身智能硬件核心制造平臺,持續降低人形機器人整機成本,提升供應鏈效率,推動行業向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