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16:25:11
每經記者|趙云 每經編輯|彭水萍
8月27日,市場午后跳水回落,滬指、深成指雙雙跌超1%。截至收盤,滬指跌1.76%,深成指跌1.43%,創業板指跌0.69%。
板塊方面,CPO、稀土、半導體等板塊漲幅居前,房地產、白酒、美容護理、創新藥等板塊跌幅居前。
全市場超47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3.17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865億。
今天A股有兩大看點。
一是,近期市場各方關注的A股“股王”之爭,迎來關鍵戲碼。
貴州茅臺最低跌至1448元,也是今天的收盤價。
而近期科技線的情緒風向標——寒武紀,在13:37股價首度超越茅臺,大概持續了幾秒。盤中最高價來到1464.98元,但僅收于1372.1元。
可以說,盤中有無數雙眼睛,在緊盯二者股價每秒的變化,期待見證那個“歷史時刻”——當一只科技股成為新的“股王”,全市場對于“科技牛”的共識,也將達到某種極致。
另一個看點則有些令人緊張。
午后,大盤明顯走弱,滬指尾盤險些失守3800點,收于3800.35點。這是為什么呢?
“寒王”股價的加速趕超,其實是今天盤中資金“低切高”、科技股再度活躍的縮影。
板塊來看,中國AI 50、半導體、CPO、國家大基金持股等概念一度漲幅居前。不過收盤時,這些板塊的漲幅也明顯縮窄,甚至翻綠。
個股成交額榜TOP 10中,除了北方稀土和東方財富,也全是科技股。
據報道,綜合市場各方觀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催化因素:
首先是政策利好。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7年,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六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智能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快速增長,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顯增強,人工智能開放合作體系不斷完善。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90%,智能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推動技術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其次是業績報喜。昨晚,多只AI產業鏈個股披露2025年中報業績。最超預期的無疑是寒武紀,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3倍,凈利潤同比扭虧。
此外,勝宏科技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66.89%;中際旭創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69.4%。
再次,近期高盛接連上調寒武紀、新易盛、中際旭創等龍頭股目標價,引發市場熱議。
最后,在AI端側方面,多家AI行業巨頭動作頻頻。據天風證券研報,谷歌發布自研Tensor G5芯片,Gemini模型體驗全面升級;Meta重組AI團隊、暫停招聘,并推出多款AI硬件及開放Horizon OS系統;蘋果即將啟動三年計劃,正積極與谷歌商議引入Gemini AI助力Siri,其正研發機械臂、家用安防攝像頭、具對話能力的Siri和“虛擬伴侶”桌面機器人,籌劃回歸人工智能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午后,就在資金“大力猛干”、助推寒武紀股價沖高前的十幾分鐘,大盤其實已出現回落。
比如滬指,從13:05起就持續走弱,回踩至5日線下方——這與銀行、保險、地產、白酒和紅利板塊紛紛走弱有不小關系。
而有更多科技股“撐腰”的深指、創業板指乃至科創50,也紛紛于13:27之后回落,甚至翻綠。
隨著指數回落,全市場上漲個股也顯著減少,收盤時不足700家。
因此可以說,今天市場的基調,還是以震蕩為主。
有分析認為,這符合近期市場“紅周五+紅周一”,然后在周中調整的節奏,但只要主要股指與平均股價仍運行在趨勢線上,調整就是良性的。
不過就短線而言,市場情緒再度低迷,昨日連板股中多數下跌,連板高度降至4板,且晉級個股均為一字板。今日盤面呈現明顯的結構性分化,賺錢效應多集中在AI產業鏈之中。應對上,仍宜圍繞著上述核心熱點方向尋找個股的輪動性機會。
東興證券研報認為,指數中期上升空間仍然巨大,遠期大概率創歷史新高。本次開始自去年9月24日的行情,呈現出于不同于以往的慢牛態勢,市場持續時間較長,市場結構性機會較多,賺錢效應開始出現量變到質變的特點。
其表示,以大科技為代表的結構性行情在相當長時間內將會是常態,大而美的科技巨頭逐步形成,輔之以一大批高成長性中小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