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1 21:11:45
“AI+云”的“星辰大海”,能為“人間煙火”提供技術支撐——用AI優化供應鏈效率、用云服務提升用戶體驗;而淘寶閃購的“人間煙火”,則為“星辰大海”提供了應用場景與商業閉環——讓硬核科技落地到民生消費的具體需求中。兩者看似方向不同,實則殊途同歸、相互賦能。
每經評論員 付克友
在阿里巴巴(HK09988,股價137.1港元,市值2.61萬億港元,下稱阿里)發布超預期的2026財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三個月)報告后,資本市場用真金白銀給出了積極反饋。9月1日,公司股價強勢高開近15%,隨后一路走高,最終以18.5%的漲幅收盤,創下3月以來的新高。
這份成績單確實亮眼:當季總營收達2476.52億元,同比增長2%;凈利潤423.82億元,同比增長76%。但資本市場的目光從不止于眼前的業績,更在于企業未來的發展預期——阿里此次股價大漲的核心邏輯,恰是其在“AI+云”的“星辰大海”與淘寶閃購加持的“人間煙火”兩大方向上實現了“雙重突圍”,這一戰略布局既呼應了科技革命趨勢,又錨定了民生消費需求,成為驅動其增長的雙重引擎。
這一戰略方向的明確,離不開阿里靈魂人物馬云的推動。盡管這位花名為“風清揚”的頭號員工,早在2019年9月卸任董事局主席、2020年9月卸下董事職務,但他仍是阿里戰略決策的關鍵角色。自其今年初“重出江湖”以來,阿里的K線圖就已顯現出強勢崛起趨勢。到了4月的阿里云新財年啟動會上,馬云的演講更直接點明了阿里的戰略核心:“高科技絕不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應該呵護人間煙火。科技人員的責任,不是讓AI取代人類,而是讓AI更懂人類、更好地服務人類。”這番話,正是阿里“硬核科技+民生消費”雙軌并行戰略的清晰注解。
阿里的“星辰大海”,是一場錨定AI時代的突圍。在公眾記憶里,阿里曾用淘寶重構消費邏輯、用支付寶改寫金融規則,也因此留下“馬云時代”還是“時代馬云”的討論;而如今,無論是公眾期待還是資本市場需求,都指向一個“用硬核科技引領創新”的阿里——這既是馬云口中“阿里云資源和技術人才的責任所在”,也是中國科技產業“避免被卡脖子”的深層邏輯要求。
為了扛起這份“責任”,阿里的投入堪稱恐怖:過去4個季度,其在AI基礎設施和產品研發上累計投入超1000億元;未來3年,還計劃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這種投入不僅是為了構建自身的“技術護城河”,更是在嘗試打造“中國式技術生態”。
最新財報也印證了這份投入的價值:阿里云當季收入同比增長26%至333.98億元,創下3年新高;更關鍵的是,阿里云AI收入已占外部商業化收入的20%以上。這不是遙不可及的“星辰大海”,而是與AI時代同頻共振、看得見成效的科技突圍。
如果說“星辰大海”是阿里向未來的沖刺,那“人間煙火”就是其扎根民生消費、重塑電商生態的堅守。當下的電商賽道早已不是“一家獨大”:拼多多用低價撕開市場,抖音以流量重構消費習慣,美團跳出餐飲外賣、大舉進軍即時零售——傳統電商模式亟待重塑,阿里必須找到新的流量錨點與生態支點。
今年美團、京東、餓了么的“外賣大戰”,本質上就是一場“重塑電商生態”的變革:爭奪即時零售入口,推動“遠場電商”“近場零售”“本地服務”融合,加速本地生活服務數字化。而競爭的核心,最終落回到供應鏈效率、用戶體驗與生態協同能力上——這恰恰是阿里可以發力的方向。
為此,阿里進行了清晰的業務整合:將餓了么與淘寶閃購整合,并與飛豬一同劃歸阿里中國電商集團,打造“電商+本地生活”深度融合的大消費平臺;同時砸下重金激活生態,4月底推出“餓補超百億”補貼,7月又宣布淘寶閃購未來12個月將向消費者和商家直接補貼500億元。
“燒錢”沒有白費:據央視財經報道,第二季度餓了么在外賣市場的占有率已從13%飆升至28%,成為“外賣大戰”目前的最大贏家;財報數據更直觀——盡管季度銷售和市場費用同比大幅增長至532億元,但即時零售業務收入達147.84億元,同比增長12%;淘寶閃購月度交易用戶突破3億,對比4月之前增長了200%。
更重要的是,這份增長形成了“良性循環的增長飛輪”:淘寶閃購的高頻本地生活服務,能有效帶動相對低頻電商消費,再憑借阿里的技術能力提升用戶體驗,最終反哺核心電商業務——這正是阿里追求的“生態協同效應”,也是其在民生消費賽道守住“人間煙火”的關鍵。
回溯阿里此次財報超預期、股價大漲的內在邏輯,本質是“科技+消費”雙輪驅動的勝利。正如阿里首席執行官吳泳銘所言:“以AI+云為核心的科技平臺、購物與生活服務融合的大消費平臺,是阿里集團面臨的兩大歷史性戰略機遇。”
這兩大機遇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AI+云”的“星辰大海”,能為“人間煙火”提供技術支撐——用AI優化供應鏈效率、用云服務提升用戶體驗;而淘寶閃購的“人間煙火”,則為“星辰大海”提供了應用場景與商業閉環——讓硬核科技落地到民生消費的具體需求中。兩者看似方向不同,實則殊途同歸、相互賦能。
于阿里而言,在“星辰大海”與“人間煙火”之間找到平衡與支撐,不僅是此次股價大漲的底層邏輯,更是其穿越行業周期、實現長期發展的堅實基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