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瘋狂的醬酒回歸理性:茅臺珍酒“哐哐”上新,“消費者本位”成共識

2025-09-04 20:05:38

白酒行業進入調整期,醬酒賽道回歸理性。貴州茅臺與珍酒李渡作為醬酒頭部企業,紛紛通過新品發布試探消費者需求。貴州茅臺上半年茅臺酒產品營收增長,直銷渠道收入占比大幅提升,新品策略成效顯著。珍酒李渡業績承壓,董事長親自下場直播推廣新品,啟動“萬商聯盟”計劃,股價漲幅顯著。兩家企業雖路徑不同,但均回歸消費本質,聚焦消費者需求,打造個性化、稀缺性與價值感的產品,以應對行業調整期。

每經記者|熊嘉楠    每經編輯|彭水萍    

沒有一個行業永遠向上,多年高速增長之后,白酒進入調整期。

前幾年被資本狂熱追逐的醬酒賽道,感受尤為深刻。曾經,赤水河畔新項目接連上馬,行業內外資本爭相涌入,醬酒一度被視作“點石成金”的香餑餑。如今,狂熱褪去,行業光環不再,賽道回歸理性。今年上半年,白酒龍頭貴州茅臺營收增速首次降至個位數,珍酒李渡則出現上市兩年來首次營收與凈利潤“雙降”。

如何從“資本驅動” 轉向 “消費驅動”,如何讓產品真正匹配消費者的需求與喜好,成為所有酒企必須面對和解答的核心課題。市場上僅有的兩家醬酒上市公司——貴州茅臺與珍酒李渡,不約而同地將發力點放在了新品上。無論是茅臺的高頻上新,還是珍酒的新品營銷創新,本質上都是在通過產品這個載體,試探消費者的真實喜好,用更精準的價值傳遞打動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也密切關注到這兩家醬酒頭部企業在調整期的主動作為,試圖從它們的動作中,探尋行業回歸消費本質的路徑與邏輯。

“茅老大”瘋狂上新,百般試探消費者的心

上半年,貴州茅臺茅臺酒產品實現營收755.9億元,同比增長10.24%,增速高于公司整體營收;第二季度單季收入320.33億元,同比增長10.99%。在飛天茅臺批價持續波動回調的情況下,這一業績的取得,離不開公司在產品布局上的密集動作。

今年以來,茅臺先后推出蛇年生肖酒、笙樂飛天、大阪世博會“走進系列”等新品,均通過“i茅臺”平臺發售。其中,8月8日上線的“貴州茅臺酒(五星商標上市70周年紀念)”尤為引人關注。這款超高端新品限量25568 瓶,對應1954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的每一天,每瓶均印有專屬身份編碼(19540501 - 20240430)。

盡管單瓶售價高達7000元,但其獨特的“一日一瓶”設計,正是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一次試探。

茅臺集團總經理王莉曾表示:“如果把茅臺比喻成一棵大樹,那么消費需求是土壤,渠道是根。如果供需不適配,渠道不廣不深,不能充分觸達消費者,產品就不能通過根系到達土壤,滿足消費者的美好需求。”茅臺的上新與規格調整,正是為解決“供需不適配”的痛點,通過多元化產品提升市場觸達率。

從渠道數據來看,這一策略成效顯著。上半年茅臺直銷渠道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其中直銷模式實現營收400.1 億元,同比增長18.63%,“i 茅臺”貢獻酒類不含稅收入107.6 億元,同比增長4.98%。業內分析認為,茅臺通過新品放量,既能緩解飛天茅臺的量價壓力,鞏固頂級白酒的文化與時間溢價,又能依托直銷渠道掌握定價主動權,規避傳統經銷商渠道的價格炒作問題。

珍酒老板親自下場的新品超級營銷戰

與茅臺穩中有進不同,珍酒李渡上半年業績明顯承壓:營收同比下降 39.6%,經調整凈利潤同比減少39.3%。公司稱業績受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導致商務、宴請、送禮場景減少影響,同時也在主動調整發展節奏以確保長期穩定。

面對壓力,珍酒李渡董事長吳向東親自下場破局,開啟了一場高規格的新品營銷行動。

8月19日,吳向東開啟第二場公開直播,80分鐘內吸引超570萬人次觀看,刷新個人直播紀錄。直播中他坦言:“白酒行業自今年一季度起持續下行,五月仍未回暖,因此我們啟動補救計劃,推出新產品。”

這款新產品便是“大珍?珍酒”,定價600元/瓶,卻對標3000元級別品質,被吳向東稱為“超級產品”。

為支撐這款產品,珍酒李渡同步啟動 “萬商聯盟”計劃,計劃招募上萬家聯盟商,通過設置準入門檻、保障短期中期長期收益、嚴格價格管控等方式,與聯盟商構建利益共同體。該計劃開展百天,已吸引全國6100多名意向客戶考察,簽約超2000家。

此外,珍酒李渡還跨界推出定價88元/瓶的“牛市”啤酒,直指超高端市場,進一步豐富高端產品矩陣。盡管上半年業績不佳,但資本市場對其舉措給予積極回應,8 月以來珍酒李渡股價漲幅達50.22%,市場資金關注度顯著提升。

將進酒·點評:白酒,最終是一種消費品

從茅臺高頻上新鞏固高端地位,到珍酒李渡以“創始人IP+超級產品+聯盟渠道”突圍,兩家醬酒龍頭在行業深度調整期的路徑雖不同,卻有著一致的核心導向——回歸消費本質。

過去,白酒行業曾被賦予過多金融屬性與概念價值,資本狂熱推動下,部分企業依賴貼牌、講故事便能盈利。但隨著行業泡沫褪去,市場逐漸清醒:白酒終究是消費品,無論過往被賦予多高的價值,最終都要回歸產品本身,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

當前行業調整期,正是企業摒棄浮躁、聚焦核心的關鍵階段。茅臺通過多元化新品觸達不同消費需求,珍酒李渡以創新營銷與渠道模式貼近市場,二者的實踐都證明:唯有立足消費者喜好,打造個性化、有稀缺性與價值感的產品,才能在逆周期中站穩腳跟。這不僅是兩家企業的破局之道,更可能成為白酒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流邏輯。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 天堂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久久五月婷婷 | 呦呦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日本性爱一二三区 | 色妺妺免费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