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券商分析師數量已突破6000大關,創歷史新高;境內債券ETF總規模突破6000億元 | 券商基金早參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2 09:50:40

|2025年9月22日 星期一|

NO.1 持續“瘦身”!19家券商裁撤43個營業網點

券商分支機構“瘦身”節奏不減。近期,多家上市券商公告表示要裁撤營業部。8月至今,盡管上證指數連續突破重要點位,投資者交易情緒上漲,但據統計,已有19家券商合計裁撤43個營業網點。另有個別券商在董事會公告或半年報里表示計劃新設網點或已完成籌建,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證券公司在新設網點節奏方面十分審慎,更多出于聚焦重點區域的考量。當“跑馬圈地”時代結束,券商對分支機構的布局打法正從“規模擴張”轉向“效益提升”,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運營”,構建起基于區域市場特點的差異化競爭力。

點評:券商持續"瘦身"反映行業正經歷深刻轉型。19家券商裁撤43個營業網點,表明傳統擴張模式已難以為繼。對券商而言,網點優化將提升運營效率,改善成本結構,有利于長期價值釋放。證券行業板塊將加速分化,頭部券商憑借資源優勢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中小券商則需尋找差異化路徑。整體看,券商業務模式轉型將推動金融服務向數字化、專業化方向發展,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NO.2 券商分析師數量已突破6000大關,創歷史新高

查詢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發現,券商分析師數量已突破6000大關,創歷史新高。據了解,大型券商研究所以內生培養為主,中小機構則倚重外部引進。券商分析師隊伍正加速擴張,但市場蛋糕卻在縮小。受公募基金“費改”影響,上半年行業分倉傭金收入下滑超30%,券商研究所轉型迫在眉睫,需尋求非傭金類新業務增長點、實現收入結構多元化;同時,部分頭部機構的增員速度有所放緩。

點評:券商分析師數量突破6000大關創歷史新高,但行業面臨嚴峻挑戰。公募基金“費改”導致分倉傭金收入大幅縮水,研究所轉型迫在眉睫。大型券商以內生培養為主,中小機構倚重外部引進,但市場蛋糕縮小與人員擴張形成反差。券商需加速布局非傭金類業務,實現收入多元化,部分頭部機構已開始調整擴張策略,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整合與變革。

NO.3 年內新成立指增基金數量較去年全年增長207%

今年以來,公募機構對指數增強型基金(以下簡稱“指增基金”)的布局明顯提速,年內新成立產品數量和規模均超過了2024年和2023年全年的數量和規模。Wind資訊數據顯示,年內新成立指增基金已達129只,較去年全年增長207%,總規模達728.43億元。對比來看,2024年新成立指增基金的數量和規模分別為42只、208.53億元,2023年新成立指增基金的數量和規模分別為57只、255.46億元。

點評:指增基金爆發式增長反映市場對被動投資工具需求激增,129只新產品規模超728億元,遠超前兩年總和。這表明投資者對低成本、透明度高的投資策略偏好提升,將促進基金公司產品創新,推動大金融板塊活躍。同時,資金加速入市為市場注入流動性,有利于提升整體市場效率和穩定性。

NO.4 境內債券ETF總規模突破6000億元,再創新高

隨著14只科創債ETF份額折算,債券ETF最新規模達6074.48億元,首次突破6000億元。債券ETF數量達到53只,25只債券ETF規模超百億,博時可轉債ETF規模最大,為597.94億元;海富通短融ETF緊隨其后,最新規模586.47億元;富國政金債ETF規模第三,規模為457.96億元。此外,今年以來超3740億元資金涌向債券ETF,華泰柏瑞、永贏、萬家、泰康、摩根資管、銀華等多家機構成為債券ETF新玩家。

點評:債券ETF規模突破6000億元大關,反映市場對固定收益產品需求旺盛。博時、海富通等頭部機構產品規模領先,顯示資金向優質標的集中。年內超3740億元資金流入,多家機構布局,預示債券ETF市場擴容加速。此現象或帶動固收類產品創新,為股市提供流動性支持,同時反映投資者風險偏好變化,對整體市場穩定性形成積極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25年9月22日 星期一| NO.1 持續“瘦身”!19家券商裁撤43個營業網點 券商分支機構“瘦身”節奏不減。近期,多家上市券商公告表示要裁撤營業部。8月至今,盡管上證指數連續突破重要點位,投資者交易情緒上漲,但據統計,已有19家券商合計裁撤43個營業網點。另有個別券商在董事會公告或半年報里表示計劃新設網點或已完成籌建,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證券公司在新設網點節奏方面十分審慎,更多出于聚焦重點區域的考量。當“跑馬圈地”時代結束,券商對分支機構的布局打法正從“規模擴張”轉向“效益提升”,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運營”,構建起基于區域市場特點的差異化競爭力。 點評:券商持續"瘦身"反映行業正經歷深刻轉型。19家券商裁撤43個營業網點,表明傳統擴張模式已難以為繼。對券商而言,網點優化將提升運營效率,改善成本結構,有利于長期價值釋放。證券行業板塊將加速分化,頭部券商憑借資源優勢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中小券商則需尋找差異化路徑。整體看,券商業務模式轉型將推動金融服務向數字化、專業化方向發展,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NO.2 券商分析師數量已突破6000大關,創歷史新高 查詢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發現,券商分析師數量已突破6000大關,創歷史新高。據了解,大型券商研究所以內生培養為主,中小機構則倚重外部引進。券商分析師隊伍正加速擴張,但市場蛋糕卻在縮小。受公募基金“費改”影響,上半年行業分倉傭金收入下滑超30%,券商研究所轉型迫在眉睫,需尋求非傭金類新業務增長點、實現收入結構多元化;同時,部分頭部機構的增員速度有所放緩。 點評:券商分析師數量突破6000大關創歷史新高,但行業面臨嚴峻挑戰。公募基金“費改”導致分倉傭金收入大幅縮水,研究所轉型迫在眉睫。大型券商以內生培養為主,中小機構倚重外部引進,但市場蛋糕縮小與人員擴張形成反差。券商需加速布局非傭金類業務,實現收入多元化,部分頭部機構已開始調整擴張策略,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整合與變革。 NO.3 年內新成立指增基金數量較去年全年增長207% 今年以來,公募機構對指數增強型基金(以下簡稱“指增基金”)的布局明顯提速,年內新成立產品數量和規模均超過了2024年和2023年全年的數量和規模。Wind資訊數據顯示,年內新成立指增基金已達129只,較去年全年增長207%,總規模達728.43億元。對比來看,2024年新成立指增基金的數量和規模分別為42只、208.53億元,2023年新成立指增基金的數量和規模分別為57只、255.46億元。 點評:指增基金爆發式增長反映市場對被動投資工具需求激增,129只新產品規模超728億元,遠超前兩年總和。這表明投資者對低成本、透明度高的投資策略偏好提升,將促進基金公司產品創新,推動大金融板塊活躍。同時,資金加速入市為市場注入流動性,有利于提升整體市場效率和穩定性。 NO.4 境內債券ETF總規模突破6000億元,再創新高 隨著14只科創債ETF份額折算,債券ETF最新規模達6074.48億元,首次突破6000億元。債券ETF數量達到53只,25只債券ETF規模超百億,博時可轉債ETF規模最大,為597.94億元;海富通短融ETF緊隨其后,最新規模586.47億元;富國政金債ETF規模第三,規模為457.96億元。此外,今年以來超3740億元資金涌向債券ETF,華泰柏瑞、永贏、萬家、泰康、摩根資管、銀華等多家機構成為債券ETF新玩家。 點評:債券ETF規模突破6000億元大關,反映市場對固定收益產品需求旺盛。博時、海富通等頭部機構產品規模領先,顯示資金向優質標的集中。年內超3740億元資金流入,多家機構布局,預示債券ETF市場擴容加速。此現象或帶動固收類產品創新,為股市提供流動性支持,同時反映投資者風險偏好變化,對整體市場穩定性形成積極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證券投資 基金 券商 證券投資 證券投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色五月激情五月亚洲综合久久 | 色多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麻豆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免费看 | 日韩精品在线网址 | 中文字幕网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