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3 16:47:11
9月22日,2025成都國際數字文創季記者見面會舉行。會上,相關公司、協會的負責人,接受了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詳解本次文創季的活動亮點,并揭示成都何以培育出數字文創產業的“沃土”。
每經記者|石普寧 每經編輯|唐元
“希望活動在成都能‘周周有大事,周周有驚喜’”“‘中國第一外場’,是用戶群里說得比較多的一個標簽”“計劃選擇200首歌曲來進行發行,爭取形成新的數字IP”……
9月28日晚,一場集結了王者榮耀等28個本土熱門IP的“數字文創·蓉耀之夜”——2025成都國際數字文創季和“王者榮耀”十周年城市嘉年華,即將在成都上演。
9月22日,2025成都國際數字文創季記者見面會舉行。會上,相關公司、協會的負責人,接受了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詳解本次文創季的活動亮點,并揭示成都何以培育出數字文創產業的“沃土”。
2025成都國際數字文創季最引人矚目的活動之一,無疑是王者榮耀和成都的“榮耀‘10’刻”。這個從成都走向世界的國民級IP,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內,將把成都變為一座王者榮耀“痛城”。
“成都是我們的發源地,王者榮耀本身就是‘成都造’,”騰訊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王者榮耀品牌經理楊琳琳對此解釋道,“我們希望10周年的盛典能和成都一起去經歷。”
據悉,系列活動將圍繞城市事件、城市地標展開,不僅會舉辦記者見面會、開啟王者榮耀首次全英雄方陣巡游,還將在“王者榮耀·十周年主題派對廣場”上展示全球首個10米高全英雄全皮膚生日蛋糕雕塑。期間,更有穿上英雄皮膚的地鐵、公交車,以及千人參與的王者IP定向跑等旨在讓城市成為全球玩家狂歡舞臺的活動,“我們希望這次王者榮耀10周年在成都能‘周周有大事,周周有驚喜’,給到全體市民和全體玩家。”楊琳琳說。
除“王者榮耀”外,成都國際數字文創季將構成一個多點開花、全域聯動的消費場景矩陣。
其中,在西博城舉辦的老牌漫展——“動漫新視界——成都·第二十一屆世界線動漫展”,被視為二次元群體不容錯過的核心“站點”。
“成都世界線有個比較大的標簽,用戶群里說得比較多,那就是‘中國第一外場’,”成都世界線文化公司副總經理顧海冀表示, “外場”是西博城得天獨厚的巨大廣場,其承載的人數會超過內場,形成了獨特的“壩壩”漫展文化。這種松弛、自由的氛圍,正是成都氣質的體現。
同時,在以松弛感著稱的玉林,一場“像成都人在玉林那樣生活——民謠生活季”正在醞釀中。
據成都武侯產業發展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智能透露,今年的民謠季將更加注重線上平臺傳播與數字音樂的精品化發行,“今年,我們計劃基于成都文化元素進行音樂創作,選擇200首歌曲來進行發行,爭取形成新的數字IP。”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期間,成都市商務局還將推出數字文創季電子消費福袋。“福袋”打卡裝置將設置在主會場和10大特色活動現場,市民游客只需手機打卡領取“福袋”,即可享受覆蓋全市450家餐飲、13家景區博物館和60家酒店的優惠,輕松串聯吃住行游購娛。
如此規模且又深度融合城市元素的“數字文創黃金周”,何以能在成都得以構想并落地?多位受訪者表示,這背后是成都長期以來構筑的數字文創產業的生長“土壤”。
“我認為這是成都數字文創產業綜合競爭力的體現,”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秘書長陳倩提道,“我們的文化底蘊、產業優勢、政策優勢和人才這4個要素,形成了一個協同發展的機制。”
例如,古蜀文明、三國文化等為創意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等產業集群實現了“一杯咖啡時間貫穿上下游產業鏈”的高效協同;精準的扶持政策為初創企業提供了“真金白銀”的補貼;而超過10萬的從業者與20多萬的在校大學生,構成了堅實的人才底座。
這片被陳倩概括的“土壤”,在身處一線的企業家感知中,則顯得更為具體。
以成都星閱辰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目前正致力于通過《遮天》這一IP,實現多維度內容融合,將小說、動畫、影視作品與周邊產品等多種業態“粘合”起來。星閱辰石創始人兼董事長王磊進一步解釋了這種模式的基礎:“IP不僅僅需要有標識,更重要的在于,它起著粘合的作用,把很多分散的東西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主體。”
王磊認為,成都宜居的生活環境和豐富多元的文化消費選擇,為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提供了顯著優勢,這正是產業得以生根發芽、并持續壯大的根本。“我認為,未來5-10年會有來自中國的IP站在世界頂尖舞臺上,而且我認為,這種IP大概率能出現在成都。”
這種對成都數字文創產業生態的認同,也成為吸引外部力量匯聚的關鍵。以“世界線動漫展”為例,其背后的運營公司原本扎根外地,最終決定在成都成立獨立子公司,將其作為未來發展的要地。
“首先就是市場的包容度,”顧海冀分享了其團隊的考量,“作為一個外地的主辦方,用戶對我們運營方式的認可度很高。”他表示,公司在為用戶服務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大量正向的反饋,這也是其決定深耕成都的重要考量,“我們覺得這個市場非常適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