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6 19:56:25
9月25日,力帆控股與梅賽德斯-奔馳(上海)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將135633002股千里科技股份轉讓給奔馳數字技術,總價約13.39億元。交易后,奔馳成為千里科技第五大股東,承諾12個月內不減持。業內分析,奔馳此舉旨在提升智能駕駛競爭力,加快本土化研發。千里科技作為吉利智能駕駛研發團隊,正加速推進“AI+車”戰略,且擬赴港IPO。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裴健如
9月25日,千里科技(601777.SH)發布公告稱,力帆控股、梅賽德斯-奔馳(上海)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奔馳數字技術)分別與華創股份和申萬宏源簽署《股份購買協議》,力帆控股將其持有的合計135633002股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3.00%),以人民幣9.87元/股的價格,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奔馳數字技術。此次交易總價約13.39億元。
奔馳數字技術承諾,自股份過戶登記至其名下之日起12個月內不減持。交易完成后,奔馳數字技術將持有千里科技3%的股份,成為后者第五大股東。
奔馳看中智駕落地速度和迭代能力?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奔馳斥資超13億元入股千里科技,背后是提升智能駕駛競爭力、加快本土化研發、拓展合作生態等多重戰略考量。而奔馳之所以選擇牽手吉利,入局中國智駕賽道,一方面是因為奔馳與吉利已有多次合作,存在水到渠成的合作基礎。例如,雙方此前的合作包括資本層面互動、聯合開發混合動力總成、合作打造smart等。
另一方面,在智能駕駛領域,千里科技的表現可圈可點。作為吉利智能駕駛領域的重要研發團隊,千里科技正在加速推進“AI +車”戰略目標的落地。目前,千里科技聯合吉利共同推出的“千里浩瀚”智駕解決方案,分為H1、H3、H5、H7和H9五個級別,已經覆蓋吉利汽車集團不同品牌、不同價位的車型。
今年以來,“千里浩瀚”智駕方案加速上車。自發布以來短短半年時間,“千里浩瀚”五個級別智駕方案已經全面落地量產,其中H3方案已經全面落地到吉利10萬元級的經濟型產品上,且延展到吉利燃油車配置體系中;搭載雙英偉達Thor-U芯片的H9方案已經落地在極氪9X上,該車將于9月29日上市。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
量產落地速度之外,吉利智駕技術的快速迭代能力也是其重要優勢。“在輔助駕駛上,我們未來的迭代速度比行業都要快。因為行業普遍采用的都是識別+決策的邏輯,我們現在通過一段式的大模型,通過AI的能力賦能,能夠形成一段式的融合大模型。并且,我們把世界模型建立起來以后,云端大模型就可以跟車端的能力進行相互校正,從而可使模型匹配速度更快。”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近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目前吉利具備L2級以上輔助駕駛的車輛超過850萬輛,海量的數據傳輸回來,通過算力算法,能夠快速建立起世界模型,從而更好地實現迭代。
此外,在智能座艙方面,千里科技與階躍星辰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基于階躍星辰的多模態大模型、端到端語音大模型等AI能力,共同開發下一代智能座艙產品。
上半年營收超41億元,千里科技擬赴港IPO
公開資料顯示,千里科技即原力帆科技,于2025年2月完成更名。力帆科技的前身是力帆股份。2021年,在重慶兩江新區和吉利的聯合牽頭下,力帆完成重整,證券簡稱由“力帆股份”變更為“力帆科技”,吉利成為重要股東,并開始為其注入業務和管理資源。
2024年下半年,力帆科技迎來重大“轉身”。當年7月,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印奇旗下的重慶江河順遂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24.3億元受讓吉利科技集團持有的力帆科技19.91%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同年11月,印奇正式出任力帆科技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印奇于2011年創立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擔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
2025年初,力帆科技正式更名為“千里科技”,并進行了以“AI+車”為核心的戰略轉型,引入華為車BU首任總裁王軍擔任公司聯席總裁。
圍繞“AI+車”的轉型目標,千里科技聚焦于智能輔助駕駛與智能座艙技術,依托股東方吉利的相關資源迅速打開局面。
2025年3月,千里科技發布公告稱,擬與兩江產業基金、重慶產業母基金、江河匯、吉利、重慶邁馳、路特斯等簽署《車BU投資框架協議》,共同出資15億元設立一家從事智能輔助駕駛業務的公司“千里智駕”,定位為“獨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希望再造一個“華為車BU(引望)”。隨后,吉利與千里科技聯合發布“千里浩瀚”智駕系統,結束了吉利旗下品牌智駕各自為戰的局面。
為了進一步擴展市場,千里科技擬赴港股市場融資。9月12日,千里科技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事項。此番融資計劃用于(包括但不限于)踐行AI(人工智能)化戰略,提升研發能力,加強AI能力和產品功能開發升級及進行技術儲備,戰略性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進一步加強境內外銷售與服務網絡建設,提升全球品牌影響力,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5年上半年,千里科技營業收入為41.84億元,同比增長40.04%;歸母凈利潤為3117.08萬元,同比增長1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