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超10.7億人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8 20:53:41

每經記者|石雨昕    每經編輯|陳旭    

9月26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成就。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在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就業質量穩步提升。截至8月底,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到5921萬人,超額完成5500萬人的目標任務。城鎮調查失業率前四年均值為5.3%,低于5.5%的預期控制目標。就業穩,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72億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萬人,參保率從91%提高到95%以上。“十四五”以來,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總規模69.27萬億元,基金累計結余9.81萬億元,基金支撐能力穩中有升,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可靠更充分的社會保障。

促進新就業形態人員 權益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近年來,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人員規模不斷擴大。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在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探索,完善權益保障制度,推動政策落實落地,促進新就業形態人員權益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在健全制度體系方面,首先是筑起權益保障“防護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制定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出臺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重點群體專項權益保障政策,明確企業的勞動保護責任,健全勞動報酬、休息、勞動安全等基本權益保障制度。在此基礎上,印發“三個指引”“一個指南”,也就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合同和書面協議訂立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休息和勞動報酬權益保障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規則公示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服務指南。

與此同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創新推出職業傷害保障,為新就業形態人員系上“安全帶”。

對新就業形態人員來說,特別是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職業傷害保障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從2022年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海南、重慶、四川7個省份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涵蓋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4個行業,曹操出行、美團、餓了么、達達、閃送、貨拉拉、快狗打車7家平臺企業,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制度設計上,采取不同于傳統工傷保險的方式,不以是否具有勞動關系為參保前提,重點抓住訂單這個“牛鼻子”,采取按日參保、按單計費等創新方式,較好地兜牢了這些群體的權益保障底線。

今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在總結7省份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從擴容省份、新增企業、拓寬行業三個維度分步驟漸進式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擴圍工作,試點范圍已擴大到17個省份,同時將滴滴出行、順豐同城、滴滴貨運等規模較大的平臺企業納入試點。目前,在試點地區累計有超過2000萬新就業形態人員繳費參保,在制度內實現了應保盡保。

此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加強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報酬、職業傷害等勞動糾紛開展一站式聯合調解服務。目前,各地已建立一站式調解中心2300余家,累計調解相關糾紛3萬多件。同時,聯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爭議典型案例,明確“事實優先”的勞動關系認定原則,根據用工事實認定企業和勞動者的關系,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連續8年實現正收益

社保基金投資運營是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李忠表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事關廣大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是提高基金長期支撐能力、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十四五”期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始終堅持以安全為前提,以合規為底線,按照規范、穩健、專業化、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完善社保基金投資運營政策,健全投資監管體系。尤其是去年以來,積極落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決策部署,助力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

“十四五”期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持續擴大委托規模、提升投資收益,扎實做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運營各項工作。目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2.6萬億元,比“十三五”期末翻了一番。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自2016年底啟動投資運營以來,連續8年實現正收益,年均投資收益率5.15%,較好實現了保值增值目標。

與此同時,企業(職業)年金基金規模持續擴大。企業(職業)年金是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金投資運營狀況直接關系第二支柱作用的發揮。

“十四五”期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從規范基金運營管理、加強風險防控、強化信息披露、完善長周期考核機制等方面,持續完善年金基金投資運營相關制度。目前,企業(職業)年金基金規模達到7.56萬億元,比“十三五”期末增加4.02萬億元。“十四五”期間,企業(職業)年金基金投資收益額超過7560億元。

設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強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的重要舉措。“十四五”期間,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持續做大做強,劃轉充實社保基金國有股權承接和運營工作穩步推進。作為長期儲備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達到3.22萬億元,2000年成立以來年均投資收益率達7.55%,此外還有中央層面劃轉充實社保基金的國有資本及現金收益2.26萬億元,這些資金都將為進一步增強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性發揮積極作用。

“下一步,基金運營規模還會穩步擴大,我們將進一步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監管體系,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確保基金長期穩健實現保值增值。”李忠強調。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基金 社會 保險 養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观看 |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五月丁香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