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深度超萬米!全球深地“超級工程”迎重大突破

四川觀察 2025-10-15 21:01:52

10月15日9時16分,在廣元劍閣縣,全球地質條件最復雜、鉆井難度最高的深地“超級工程”迎來重大突破——中國石油深地川科1井鉆探深度超1萬米。

深地川科1井邁向萬米深地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突破“禁區”的艱難歷程。從地質認識看,該井所處區域7000米以下即進入未知地層,就像蒙住了眼睛,相當于“盲打”;對工程技術來說,井下超過200℃的高溫讓金屬鉆具像面條一樣柔軟,每打1米都很艱難;在油氣勘探方面,傳統觀點認為,8000米以下地層高溫高壓難以成藏,是油氣勘探的禁區。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金聲曾這樣類比超深層油氣勘探:“在8000米深的超深層尋找油氣,就好比站在珠穆朗瑪峰頂,要看清雅魯藏布江上的游船。”

對四川盆地來說,難度尤甚。富氣的四川盆地,天然氣資源量及產量全國第一,但同時地質結構極其復雜。以深地川科1井為例,設計井深10520米,要穿越25套地層,極難鉆地層的等級達到10級以上,為國內乃至世界罕見。深地川科1井有7項工程指標的難度為世界第一,這讓其成為了全球鉆井難度最高的萬米科探井。

“俗話說,一深萬難。”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工程技術部副主任馬勇說,鉆到一定深度后,每向下鉆探一米,難度都呈幾何倍數增長。“井深達到1萬米時,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讓金屬鉆具像面條一樣柔軟,地層壓力超過130兆帕,相當于指甲蓋大小的區域承受著10多頭大象的重量。”

鉆探是通過地面鉆機傳輸動力,帶動一節一節連起來的鉆桿旋轉,推動鉆頭“啃”碎地下的巖石。當行進到地下八九千米時,將會連接1000多根鉆桿,消耗幾十個鉆頭,單單放下又取回鉆頭一次就需要花費3天的時間。打到7800多米、在最難鉆的滄浪鋪組地層,巖石堅硬到“用榔頭一敲就火星四濺”,鉆井工程一度陷入困境。“8個小時才能打1米。”深地川科1井常務副井長賀明敏回憶,專門研制的金剛石鉆頭放下去,很難嵌入地層,就像在硬玻璃上打滑,50米就打爛了3只,“起鉆之后,看見鉆頭被磨得‘慘不忍睹’。”

當國外鉆頭廠商望而卻步,中國石油自研的個性化鉆頭成為攻堅克難的“殺手锏”。它們在地下萬米的黑暗中,一寸寸“啃”碎了前進的道路。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孫鈺淇,在井上的稱號為“孫鉆頭”,他和團隊一起連夜商討改進鉆頭方案,將鉆頭“牙齒”改為三排、200多顆,第一排是主切削齒,材質為金剛石,起到切削作用;第二排改為孕鑲齒,金剛石加入碳化物粉燒結而成,以磨削為主;第三排是輔助切削,主要目的是保護主切削齒,延長使用壽命。

全鏈條科技攻關全面展開。中國石油設立多項重大科技專項,形成覆蓋全流程的10大技術系列——鉆機攻關,成功研制15000米智能鉆機;鉆井液攻關,成功攻克抗220攝氏度超高溫水基鉆井液和油基鉆井液;鉆具攻關,成功研制隨鉆測量儀器等多項技術利器……這些科技成果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形成深地工程鉆完井技術圖譜,顯著提升我國油氣勘探開發國際競爭力。

“實施萬米深地探索工程,是比肩探月工程的‘國之重器’,事關國家科技和資源戰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何驍表示,在取得1萬米的重大突破之后,深地川科1井將繼續向10520米的設計井深鉆進,同時向著既定的科探目標、預探目標、工程目標、人才目標四大目標邁進,力爭形成自主可控的萬米關鍵核心技術體系,推動高端裝備國產化,打造國際領軍人才和一流技術服務隊伍。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丝袜足午夜福利视频丝袜 |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100部 | 五月天综合网站日本 | 日本美女高潮视频免费 | 最新国产1024精品 |